今日霜降 | 平補深秋季,溫潤防寒入冬前

今日霜降 | 平補深秋季,溫潤防寒入冬前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霜降,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認爲氣肅而凝,露結爲霜,這既是秋季肅殺之氣的鼎盛時期,也是冬季寒冷之氣的開始時期。

霜降節氣開始,晝夜溫差逐漸加大,陽氣蟄伏於內,而陰氣開始旺盛,俗話講“霜降殺百草”,意思就是霜降過後,植物開始逐漸失去生機,樹葉開始變黃變紅,逐漸凋零,而鮮花也不再盛開。

民間在霜降時節有賞菊花、食柿子、登高遠眺、進補等風俗。很多人說“冬季進補不如霜降進補”,這是因爲只有在深秋季節將身體的氣血陰陽調整好,才能更好的消化吸收冬季飲食的精華,養護人體陽氣和氣血津液,達到保健護體的作用。

隨着幾場秋雨、秋風的侵襲,最近的天氣漸冷,夜間的溫度接近4℃~5℃,白天的氣溫也就在10℃~20℃,整體的感覺是偏冷的。而且進入霜降節氣之後,慢慢地,早上就會出現結霜的現象。所以在霜降期間我們需要在防範外界邪氣的同時,養護自身的氣血,調整臟腑功能,以期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飲食平和溫潤

霜降雖然已是深秋時節,但燥邪並未完全消退。同時肅殺之氣伴隨寒冷之氣一同襲來,對於肺臟虛弱的人羣來說,仍然要注意預防涼燥帶來的危害。咳嗽是秋季肺氣受損最常見的表現,這其中燥證與風寒並見時,表現爲乾咳少痰、咽乾鼻癢等症狀,就是霜降前後最容易出現的不適症狀。

中藥治療這個時期的咳嗽,以溫而不燥、潤而不涼的方式爲主,以免損傷人體津液,或滋膩太過而阻礙氣機流通。而日常飲食中也要注意多進食一些性平或微溫的食物,而不要因爲外界氣溫較低而開始進食辛熱燥烈的食物。這些食物雖然能夠抵禦寒冷,但是會助長燥邪,損傷人體津液,對健康不利。

霜降季節,常見的平和溫潤的食物有糯米、高粱、玉米、豇豆、扁豆、白菜、芥菜、胡蘿蔔、百合、山藥、山楂、桃子等食物,在深秋季節可以適當食用,來達到平補溫潤的目的。

注意防寒保暖

天氣逐漸變涼,已經不適合秋凍了。日常生活中注意防寒保暖,早晚出門要適當添加衣物。這個時期尤其不能忽略了腳部的保暖,因爲腳是十二經絡的重要起止部位,足三陰經和足三陽經的交匯點就在腳上,而十二經絡對於運行氣血、調和臟腑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由於腳部離心臟較遠,血液流通較少,所以腳對溫度的變化非常敏銳,尤其對於寒冷的刺激較爲敏感。“寒從腳下起”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做好腳部的保暖工作,對於保持血液循環和溫度,同時預防感冒,十分重要。做好腳部的保暖,除了穿鬆緊合適的襪子、柔軟透氣的鞋子之外,還可以在每日回家後,使用溫水泡腳的方式來促進血液循環,保證腳部溫暖。

莫忘益氣固表

對於肺氣虛,容易感冒的人羣來說,除了要平和溫補、防寒保暖之外,還需要注意益氣固表。《丹溪心法》中記載的玉屏風散比較適合這類人羣在霜降時節當作保健茶飲來使用。

玉屏風散

組成:黃芪、防風、白朮。

使用方法:上三味研末,沸水沖泡,代茶飲。

功效:黃芪益氣固表、防風祛風散邪、白朮健脾益氣,三者合用可以養肺氣而祛邪氣,止汗固表等作用。對於肺衛氣虛,愛出汗,容易感冒的人羣來說,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對於日常脾胃虛寒的人羣,可以在玉屏風散的基礎上增加紅茶一同泡煮,既能益氣固表,還可以溫胃散寒。

如果不愛喝茶,也可以在日常煮粥的基礎上,加入沖泡好的玉屏風散湯液,可當作日常膳食來食用。這樣的進食方法,不僅適用於肺衛氣虛的人羣,對於脾胃虛弱的人羣來說也比較合適。同時由於煮粥的方法簡單易行,可以加入很多藥食同源的食物,使得這道粥品根據不同的情況變化出不同的樣式來。

玉屏風甜粥

製法:黃芪、防風、白朮、糯米、粳米、甜玉米、胡蘿蔔、蘋果、大棗

使用方法:黃芪、防風、白朮研末,沸水沖泡後留取汁液。甜玉米煮熟後取粒,胡蘿蔔、蘋果去皮切丁,大棗洗淨去核切丁。所有原材料共同放入鍋中熬煮成粥後,加入玉屏風汁液,隨餐進食即可。

功效:方中的甜玉米、胡蘿蔔、蘋果、大棗帶有自然的甜味,糯米、粳米又是常見的煮粥食材,一同熬煮成氣味香甜,口感軟糯的甜粥後,本就有養護脾胃,暖體安神的作用。再加入益氣固表,健脾祛風的玉屏風散湯液,在霜降的時節來上一碗,爲今年的深秋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策劃:王丹 譚嘉

文: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營養科 魏幗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