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食的每一口食物,其實也在爲免疫力添磚加瓦
在人體內,免疫系統始終保持着警惕,防禦外來侵入、清除衰老或損傷細胞、保持自身穩定、監測入侵或危險的跡象等。營養是機體免疫功能的重要影響因素。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營養缺乏會降低機體免疫功能,增加感染風險。而合理的膳食、充足的營養是免疫系統強大的根本。研究膳食營養能爲我們揭開哪些謎底?膳食營養竟然與慢性病防控有關?研究顯示,什麼樣的膳食模式更健康?本期,來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的專家來爲我們一一解讀。
營養與免疫 “常青”的研究主題
營養與免疫相關研究的歷史由來已久。營養對人體免疫影響的發現可追溯至15世紀。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發現,即使在糧食供應充足的情況下,很多長時間出海的船員仍會患壞血病。直至1933年,研究者成功合成了維他命C,才發現維他命C缺乏是導致壞血病的根本原因。雖然,這並不是針對營養與免疫的直接研究,但食物攝入不足與營養素缺乏可導致相關疾病已得到證實。人們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關注食物及其有效成分對人體免疫功能的影響。2004年,研究人員開始關注膳食模式與人體免疫的關係,發現膳食模式與炎症和內皮功能障礙標誌物的相關性。炎症和氧化應激與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糖尿病和代謝綜合徵等各種慢性病的發病機制密切相關,且是較早期的病變指標。除營養與免疫關係的研究外,從1996年起,關於營養對炎症或氧化應激反應影響的研究也成爲新的熱點。數百年來,營養與人體免疫的研究在逐步深入。近年,隨着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需求的提高,膳食營養對免疫的作用引起了廣泛關注。食物攝取是影響人體營養狀況與健康水平的直接因素。早在19世紀末,已有研究發現機體營養狀況與免疫功能的相關性。此後的許多研究也通過探索特定的營養素或食物與血漿免疫指標水平的關係,或對免疫相關疾病風險的影響,證實了膳食營養素對機體免疫的作用。營養素缺乏或不足會影響免疫功能,而補充營養素能一定程度地逆轉因營養素缺乏而導致的免疫功能下降。目前,對於營養素同免疫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維他命A、維他命D、維他命E、脂肪酸、鐵和鋅等。宏量營養素與免疫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脂肪及脂肪酸,其中,n-3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是主要的研究對象,研究表明,其攝入量與各種急慢性營養相關疾病的發病風險相關。在微量營養素與免疫的相關研究中,維他命A、維他命D和鋅的缺乏會影響人體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從干預實驗的研究結果來看,補充鋅能夠逆轉因鋅缺乏帶來的免疫功能的下降,而補充鐵提高免疫功能的積極證據尚爲缺乏。
膳食模式 探祕免疫功能的重要入口
近年來,在探討膳食與疾病關係的研究中,膳食暴露評估經歷了從單一營養素或食物到食物組或膳食模式的轉變。由於某些營養素間高度相關,且單個營養素的影響往往較小,很難直接研究其對免疫的作用。營養素攝入水平常常由多種食物組合決定,潛在地受膳食模式影響。膳食模式是綜合考慮了不同食物和食物組的種類、攝入量、頻率和比例的一個膳食變量,可用以評估整體飲食結構中食物與營養素之間的協同、累積和拮抗作用。國內外有多項研究探尋膳食模式與人體免疫功能的關係,並提供科學證據。這些研究認爲,膳食模式可以調節多種炎症標誌物的水平,直接影響免疫系統,也可以通過調節代謝指標間接影響免疫系統。例如,研究顯示,以蔬菜、水果、魚類、五穀雜糧、豆類和橄欖油爲主的地中海膳食模式,可減少炎症反應並改善內皮細胞功能,可減少慢性全身性炎症,並對代謝綜合徵、心血管疾病和其他慢性炎症性疾病的風險有着積極影響,增強人體抗氧化能力等。
健康膳食 對慢病防控意義重大
隨着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慢性病負擔日益加重,已成爲社會發展的重大阻礙。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20年12月23日發佈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目前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爲27.5%,糖尿病患病率爲11.9%,高膽固醇血癥患病率爲8.2%,我國居民因慢性病導致的居民死亡佔總死亡的88.5%。炎症和氧化應激與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糖尿病和代謝綜合徵等多種慢性病發病密切相關,故可將炎症因子和氧化應激標記物水平作爲慢性病發病風險的前期標記。而營養干預對於慢性病防控具有重要意義。國內外多項關於營養(包括營養素、食物或膳食模式)對體內炎症因子和氧化應激標記物濃度作用的相關文獻顯示,遵循地中海膳食模式等健康膳食模式,增加攝入維他命(β-胡蘿蔔素、維他命C、維他命D、維他命E等)、必需脂肪酸(PUFA等)、某些必需氨基酸、以酚類化合物爲主的植物化合物、適量的能量、膳食纖維,攝入瘦肉、魚蝦、新鮮蔬菜和水果、大豆、堅果等,均可降低血漿炎症因子和氧化應激標記物水平。而反式脂肪酸、膽固醇、含糖飲料攝入過多等不健康飲食習慣,可導致血漿炎症因子和氧化應激標記物水平升高。
系統研究表明,以多食全穀物、新鮮蔬菜和水果、低脂乳製品,少食紅肉或加工肉類、精製穀物和加工食品,膳食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爲特徵的膳食模式,對多種健康結局有益。因此,建議人們可以從健康的食物組變化開始,逐步改善日常不良飲食習慣,找到適合自己的、同時又促進健康的膳食模式,從而爲健康帶來更大益處。 爲助力衛生健康行業高質量發展,“醫視野”欄目將聚焦醫學各領域的先進理念和優秀實踐,打造高端醫者智庫,擷取創新亮點,凝練發展思路,提升治理能力。投稿郵箱kjkp@jkb.com.cn作者: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 趙文華 丁心悅 劉開琦 許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