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好你的肺,這幾點很關鍵|世界慢阻肺日
2022年11月16日是第21個“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題是“肺系生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慢支炎”“肺氣腫”的說法,可部分歸類於慢阻肺的範疇。在臨牀,診斷慢阻肺有着嚴格的判定標準,需要結合危險因素、臨牀症狀體徵和肺功能等輔助檢查。
如何正確認識慢阻肺,如何預防和治療慢阻肺,是大家尤其是老年人應該瞭解的知識。
慢阻肺早期容易被忽視
通常來講,慢阻肺是一種伴有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和持續、反覆的呼吸道症狀,可預防和治療的呼吸系統疾病。
在我國乃至世界範圍內,慢阻肺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被稱爲肺部“沉默的殺手”。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辰領銜的流行病學研究提示,目前我國慢阻肺患者將近1億人。
由於慢阻肺病情進展相對緩慢、發病隱匿,大衆對該病的認識和重視程度遠不及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許多患者在疾病早期階段並不知道自己患病,導致就診時就已經存在嚴重的肺功能損害,甚至出現併發症。
慢阻肺常被誤認爲只存在於老年人中,由於早期症狀不典型,在疾病早期常被忽視而錯過最佳診療時間。
慢阻肺常見症狀可歸納爲“咳、痰、喘”:
1.慢性咳嗽、咯痰。每年咳嗽、咯痰時間在3個月且持續2年以上,以清晨咳嗽、咯白色黏液痰居多。
2.氣短或呼吸困難是典型症狀,早期是在從事體力勞動時出現,隨着病情加重,會影響日常生活。
3.部分患者尤其是重度肺功能受損、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患者會出現喘息。
哪些人容易患上慢阻肺
慢阻肺的病因複雜,總的來說可分爲內部遺傳因素和外部環境因素。
有慢阻肺遺傳家族史者患病概率更大。長期大量吸菸是慢阻肺第一高危因素。此外,兒童時期呼吸道感染,有哮喘、結核病史,長期接觸粉塵等有害氣體,空氣污染也會引發肺部支氣管的慢性炎症,破壞肺泡組織,產生不可逆的損傷,導致慢阻肺。
長期大量吸菸者或接塵作業人員,例如從事煤礦採挖,石料加工的人或者有慢阻肺危險因素的其他人羣,一旦經常出現慢性咳嗽、咯痰、氣緊等表現,需要敲響慢阻肺的警鐘,儘快尋求醫生的幫助。
建議年齡超過40歲,有吸菸等慢阻肺高危因素,出現長期反覆咳嗽、咯痰,伴有氣短或呼吸困難、喘息和胸悶者,要警惕慢阻肺的可能。
出現上述情況者應儘早到呼吸專科就診,完善肺功能等檢查,早期明確診斷,接受規範化治療以延緩慢阻肺的進展。
如何保護我們的肺
雖然目前的治療技術和藥物在不斷髮展,但是肺是不可再生的器官,因此慢阻肺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該病伴隨患者終生,導致患者肺功能逐年下降,頻繁住院治療,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加重經濟負擔。
無論是否已診斷爲慢阻肺,大家都可以通過一定的預防和治療手段保護我們的肺臟。
個人要降低慢阻肺患病風險、延緩慢阻肺的進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第一,戒菸。戒菸是降低慢阻肺發病率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任何時候開始都不算晚。
第二,改善工作居住環境。從事相關工作的人羣需要做好職業防護,減少油煙、有害煙霧粉塵的吸入。
第三,慢阻肺患者要遵醫囑規律使用藥物。對於吸入性藥物,患者要掌握正確的吸入方法,勿自行停藥,定期複診評估治療反應,根據病情變化來調整藥物治療方案。
第四,適度鍛鍊。注意生活飲食調理和適度運動,提高自身免疫力。慢阻肺患者適當做有氧運動、積極的肺康復鍛鍊可增強心肺功能,延緩病情進展。
第五,預防感染,接種疫苗。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重要因素。在秋冬季,大家可接種流感疫苗等預防感冒,降低急性呼吸道感染加重風險。避免接觸其他呼吸道感染患者。
每個人只有一個肺,要重視慢阻肺防治,做好日常生活管理,提高生活質量,對自己、對家庭負責。順暢呼吸,幸福生活!
作者: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 申永春
審覈: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 梁宗安
策劃:譚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