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生活習慣容易引發癌症?

哪些生活習慣容易引發癌症?

現代人經常落入以下幾種生活習慣的陷阱中,長久下來甚至成爲一種“癮”。請用警覺心與意志力努力克服,爲自己打造低風險的好體質。以下習慣請儘早戒除:

1、 當心!吞雲吐霧快去見神仙——向香菸說No!

抽菸對健康的不良影響,相信連小朋友都很清楚。但是光靠政策的倡導,只能做到告知風險,“自制力“則需要自己去把持。當我發現自己患癌之後,終於下定決心立即戒菸,發誓再也不碰!真是有種”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的懊惱!

2、 紅脣族真的會變血盆大口——向檳榔說NO!

檳榔本身也是一種中藥材,但是在市面上販賣的檳榔,卻加上許多添加物,其中含有集中強烈的致癌物質,所產生的致癌性十分可怕,例如石灰、荖花和荖藤。嚼檳榔不但容易得到口腔癌,也會引起其他器官的癌變,最直接有關的是口腔癌、咽癌、喉癌和食道癌。而且根據統計,88%的口腔癌患者,都有嚼食檳榔的習慣。所以,從我罹患癌症起,立刻也把檳榔戒除了。

3、 “酒海茫茫”,人生也“亡亡”!——向喝酒說NO!

以前與朋友聚會時,常常都是無酒不歡,我的酒量很好,總是衆人皆醉我獨醒,但在自豪千杯不醉的好酒量時,我卻不曾警覺:我的肝臟負擔比別人大很多。直到罹患癌症之後,纔開始正視飲酒對肝臟造成很大的上海,幾乎不敢再喝酒了。

唯獨在睡前會喝一小杯紅酒,是基於保健和養生的作用。

4、 夜貓子容易透支壽命——向熬夜說NO!

常常很晚才睡覺,第二天一早還要上班,長期下來,造成乾燥解毒功能不好,身體累積了過多毒素排不出去,這種情況當然也就容易誘發癌症。

在罹癌後,我幾乎不再與朋友出去食飯喝酒了,即使工作忙碌,回到家至少還能夠及早上牀睡覺,將就寢時間調整到晚上十點前,把握住腑臟排毒與休息的黃金時段,讓自己在晚上十一點到清晨三點之間能夠處於熟睡狀態,這樣能使肝臟獲得充分的淨化。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