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素吃出脂肪肝,也是服了!

食素吃出脂肪肝,也是服了!

當脂肪肝突如其來,

出現在體檢報告裏,

苗條如你,

是否也一頭霧水:

爲什麼我都食素了,

還會查出脂肪肝?

乍一聽,脂肪肝這病好像是胖人專屬、食貨福利。但其實你錯了!不論胖瘦,都可能得脂肪肝。甚至不管你是不是食進去很多脂肪,它都可能不期而至!

王女士怎麼也沒想到會在自己的年度體檢報告單裏,發現脂肪肝這3個字。王女士可不是“普通且自信”那一類,她是一位素食主義者,已經很多年沒有沾過葷腥。脂肪肝不該是大魚大肉吃出來的嗎?那麼問題來了:素食者王女士怎麼會得上脂肪肝呢?

瘦成一道閃電?

肝表示瘦不了!

顧名思義,脂肪肝指各種原因引起肝臟內的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蓄積過多的一種疾病。當脂肪含量超過肝臟重量的5%,或者50%以上的肝細胞出現脂肪變性時,即可稱爲脂肪肝。

脂肪肝有輕重之分。通常,脂肪含量佔肝臟重量的5%~10%,爲輕度脂肪肝;10%~25%爲中度脂肪肝;超過25%爲重度脂肪肝。大多數脂肪肝的發生都是“悄無聲息”“不痛不癢”的。因此,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卻渾然不覺。但實際上,出現脂肪肝卻不重視,輕則發展成脂肪性肝炎、肝硬化,重則可能走向肝癌!

就像多數人潛意識裏認可的那樣,常常大魚大肉、營養過剩的肥胖人羣,必定是脂肪肝患者的主力軍。因爲脂肪肝的頭號元兇是飲食習慣,肥胖人羣的脂肪肝發生率更高達60%~90%,並且肝臟內脂肪堆積的程度與體重成正比。

但如今,越來越多體型偏瘦的小哥哥小姐姐也被發現有脂肪肝。這裏有幾種情況要具體分析:第一類是瘦成一道閃電的人,營養不那麼均衡,體內缺乏蛋白質。肝臟的運作需要優質蛋白質作爲燃料。若體內蛋白質、氨基酸不平衡,會造成肝臟轉運脂肪功能發生障礙,蓄積的脂肪不能順利轉出,肝內脂肪不就囤積了嗎?

第二類就是王女士這樣的素食者,或是有挑食習慣的人,長期食素或者飲食不均衡,也會導致體內缺少蛋白質。還有一點,長期食素會導致營養不能滿足機體需要,糖皮質類固醇激素分泌過多,使大量遊離脂肪酸進入血液循環及肝臟。肝內脂肪酸超過肝臟載脂蛋白的轉運能力,也會沉積於肝內,引發脂肪肝。

食素解救肝?

不輕易饒過誰!

在此,有必要先行定義一下我們今天討論的素食是一種怎樣的飲食方式。素食是一種以穀類、豆類、蔬菜、水果爲主,不食畜肉、家禽、海產品等食物的飲食方式。下面這兩點偏好,能直觀反映素食者得脂肪肝的原因。

喜食水果 水果含有大量的果糖,人體攝入果糖後經肝臟代謝,過多的果糖如果沒能及時代謝出去,會轉化爲脂肪在肝內積累。

主食過多相較於那些每餐大魚大肉的人,素食者往往更容易感到飢餓。消化系統在飢餓狀態下會刺激機體進食更多的米飯、麪包、甜點等碳水化合物,以增加飽腹感。碳水化合物也是肝細胞中游離脂肪酸的重要來源,如果攝入過多,超過人體日常所需,肝細胞會將其轉化成脂肪貯存在肝臟內,從而形成高熱量性脂肪肝。

還有一個觀念需要釐清:不僅動物脂肪(肥肉)和植物油會轉化爲體內脂肪,各種食物和澱粉在肝內也可通過一系列的生化反應,轉化爲脂肪。當這些物質過剩,超過人體代謝的需要時,就會變成脂肪在體內儲存,形成脂肪肝。

除了素食者,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瘦子”:四肢細,肚子大,體重指數不高,看着很健康,但體內脂肪很可能已經悄悄沉積了。這類內臟脂肪增多人羣注意了:脂肪肝怕是不會輕易饒過你。

你以爲天天喊着減肥、食着代餐就不用擔心脂肪肝?啪啪打臉的是,減肥也會出現脂肪肝!特別是想要快速減肥的人,瘋狂節食,過量運動,熱量消耗導致體內脂肪在短期內大量分解,肝內脂質過氧化物等有害物質大量增加,結果損傷了肝細胞,也會導致脂肪肝。

解決方案在哪?

食、動都要對路!

看明白了吧?得脂肪肝不光是食的事,而是不好的生活方式。那麼,胖了的肝臟能瘦回去嗎?

當然能!脂肪肝通過早期干預,是可以治癒的。第一條便是合理搭配,均衡飲食。一日三餐定時限量,營養均衡,多食粗糧豆類,少食精白細軟。每天補充優質蛋白質,足量的蔬菜、水果,堅持低糖、低脂飲食。烹調時清淡少油,遠離油炸食物。

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少飲酒或戒酒,長期久坐、愛食零食或者暴飲暴食、睡前加餐、活動過少等習慣要糾正,調整生活方式。如果因爲一些慢性病需要長期用藥,一定要謹慎聽取醫生意見,合理用藥。很多藥物經肝臟代謝,用藥不當容易導致肝損傷。

雖說健康的飲食方式並不提倡素食,做到平衡膳食更有利於健康,但對部分人羣來說,出於信仰、出於習慣必須素食的情況下,又該如何預防脂肪肝呢?

1.選好優質蛋白。蛋奶素食者可以依靠雞蛋和牛奶來補充優質蛋白,嚴格素食者可以依靠多攝取大豆及豆製品來補充優質蛋白質。

2.拒絕精製碳水。如白米飯、白饅頭、麪包、麪條、蛋糕、甜品等,最好淺嘗輒止,避免過多攝入,對你的小心肝有益無害。

3.堅持適量運動。每週5次,每次3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步走、慢跑、打太極拳、騎車、打乒乓球等,有利於預防脂肪肝。

作者|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營養科醫師 田爽營養科主任 夏燕瓊

審覈|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

浙江醫院消化科、營養科主任醫師 鄭培奮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