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禁毒日∣不止是笑氣、毒品不能碰,有些藥品用錯了也不行!
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希望所有人都能遠離毒品的誘惑。
曾經一篇名爲《最終我坐着輪椅被推出了首都國際機場》的文章轟動了朋友圈:女學生林娜在美國西雅圖留學,因好奇而吸食笑氣成癮,最終導致身體機能嚴重失調,手腳不能控制,大小便失禁,最後只能坐着輪椅回國,等待她的只有未來灰暗的人生。無獨有偶,不久之後,她的另外兩位朋友,也因同樣的情況而從美回國。
三名本來有無限未來的年輕人,就這樣葬送了自己的人生。
不是毒品勝似毒品
18世紀90年代,英國化學家漢弗萊·戴維發現一種氣體,它有輕微麻醉作用,同時又可以保持人的意識清醒,並能引人發笑,因此被稱爲“笑氣”。笑氣的學名叫一氧化二氮(N20),可以由硝酸銨加熱分解而來。N2O由2個氮原子和1個氧原子組成,能溶於水,常溫下爲穩定的氣體,通常被壓縮爲液態,封裝在鋼製或鋁製的耐壓瓶裏。它嚐起來有點甜和涼絲絲的感覺,這裏要鄭重警告打算以身試險的朋友:不要爲了驗證是不是好食而自行嘗試,不是所有的“甜品”都能隨便食。
笑氣目前在我國不屬於毒品範圍,是作爲危險化學品管理,但是公安機關在實際工作中已經將它視同毒品,所以勸君切莫嘗試。
正常情況下,您可以在咖啡店、烘焙坊、牙醫診室、手術室、改裝車、甚至是火箭上發現笑氣:它被用於奶油發泡、汽車助燃劑和火箭氧化劑。在醫療上常用於牙科麻醉,因爲通常牙醫沒有配合的麻醉師,而且牙科操作又需要患者保持清醒以配合治療,這時笑氣就出現了——能輕微麻醉,還可以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保持人的清醒狀態。
正是由於笑氣的使用廣泛,所以銷售和流通未被國家嚴格限制和管理。有些人就利用笑氣管理的灰色地帶,將其分裝至氣球中,在夜店、KTV、酒吧等場所提供給年輕人吸食,黑話稱爲“打氣”,這種氣球稱爲“嗨氣球”。我們要提高警惕,任何特殊的氣體和飲品都有可能是潛在的毒品。
笑氣一點都不可笑
其實,笑氣並不是真的讓人發自內心地笑,而是通過讓人臉部肌肉失控而形成癡呆笑容。
笑氣吸入體內只需30秒~40秒就可以產生鎮痛作用,與氧氣以合適的比例混合使用時,對人的呼吸道無刺激,對心、肺、肝、腎等重要器官也沒有傷害。進入肺部的笑氣絕大部分又隨着呼氣排出體外,不在體內存留。從藥理上來說是沒有身體依賴性的,但是其帶來的特殊感受會導致精神上的依賴。
長期過量地吸入笑氣,尤其是單純的吸入(不與氧氣混合),會導致人體缺氧,嚴重的可窒息死亡。這種對人體的危害類似煤氣(CO)中毒,只不過兩者的致病原因不同。
人體血液中的氧氣需要與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結合才能進行運輸,而煤氣(主要爲一氧化碳)極易與血紅蛋白結合,而且結合力遠遠強於氧氣,搶了原本屬於氧氣的位置,導致血紅蛋白喪失攜氧的能力,造成組織缺氧窒息。而笑氣是通過不可逆地氧化維他命B12,使得體內維他命B12失活。而神經組織依賴維他命B12降解一些有害物質,也是紅細胞合成所必需的一種維他命。
因此,笑氣導致的維他命B12活性喪失會造成神經髓鞘脫失和發生巨幼紅細胞貧血:人體紅細胞數量少,運輸的氧氣也減少,組織和器官就會發生缺氧,進而導致一系列臨牀症狀:人格改變、情感障礙(焦慮、抑鬱、躁狂)、衝動攻擊性行爲、幻覺和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以及肌力下降、麻木、深感覺減退、共濟失調、視神經損害和深反射亢進等中樞神經損害和周圍神經損害症狀,也就是前文中提到的會致癱瘓、殘疾。
目前國內外沒有特效藥來治療“笑氣”所導致的上述神經系統的損害,只能採取簡單的對症治療,包括補充維他命B12、葉酸和鐵劑來糾正貧血(大細胞性貧血),同時給予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營養神經支持治療、心理治療等。治療效果因人而異,長時間的維他命B12缺乏導致的神經系統損害往往無法完全恢復。
瞭解了這麼多有關笑氣的知識,您還會因好奇而嘗試嗎?珍愛生命,請遠離並不可笑的笑氣。
藥品與每個人的生老病死都息息相關,其中某些品種就處於毒品和藥品之間,合理使用就是治病神藥;使用不當或故意濫用,就會成爲令人“上癮”的毒品。下面介紹幾種這類敏感藥品,希望大家提高警惕,謹慎合理使用。
複方甘草片內含“鴉片”
複方甘草片是一種有強烈茴香味的黑色小藥片。一聽藥名,大家可能認爲它是中藥,而且覺得這個中藥止咳不僅效果好,副作用還小。其實複方甘草片是按西藥(化藥)管理的中西藥複方製劑。複方甘草片的主要成分有:甘草浸膏粉、阿片粉、樟腦、八角茴香油(藥片味道的來源)、苯甲酸鈉,其中起主要鎮咳作用的“阿片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鴉片”,含無水嗎啡9.5%~10.5%。
提到鴉片、嗎啡大家是不是就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
確實,含有阿片的複方甘草片(即使含量很低)長時間服用也會成癮,產生精神依賴和身體依賴。2005年我國將其作爲處方藥管理,必須憑醫生的處方進行購買,需要提供購買者本人身份證,而且限制購藥量。這就使得複方甘草片的銷售“費勁”,而且利潤又少得可憐,很多藥店都不賣了。
類似的藥物還有複方甘草口服液,它與複方甘草片的成分是略有不同的:複方甘草口服液雖然沒有明確標識含阿片粉,但是所含的複方樟腦酊中含有八角阿片酊(含無水嗎啡1.0%±0.05%),嗎啡的含量雖然低於複方甘草片,但長期大量服用仍舊有成癮風險。
濫用“止咳水”與吸毒無二
2019年新聞曝光最多的新型毒品就有“止咳水”,其真名叫複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商品名有聯邦止咳露、奧亭等;此外,含有相同成分的藥物還有止咳糖漿——複方磷酸可待因糖漿。
這類藥物的主要成分包含磷酸可待因、鹽痠麻黃鹼(麻黃素)、愈創木酚甘油醚、馬來酸氯苯那敏等。其中有鎮咳作用的可待因屬於弱阿片類麻醉藥品,藥效強度是嗎啡的1/4,致欣快感是嗎啡的1/8~1/12。另外,有平喘、興奮作用的麻黃鹼屬於精神藥品,是製造冰毒和搖頭丸的原料。
以上兩種藥物長期濫用都會成癮,與吸毒無二——“根本停不下來”!
止咳水正常使用時出現的反應包括:嗜睡、便祕、噁心、情緒不穩定、睡眠失調等,大劑量時能造成呼吸抑制。若是當“毒品”濫用可導致抽筋、神智失常、中毒性精神病、昏迷、呼吸及心跳停止而導致死亡。
當然,規規矩矩地遵醫囑使用就無需過分恐懼。既然複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是一種藥品,就說明合理使用是安全的。
“安定”催眠小心成癮
現在工作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夜生活時間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和中年人也飽受失眠的困擾。一旦受不了失眠的折磨,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食安眠藥,或者叫催眠藥或助眠藥。有一種催眠藥“安定”,學名叫地西泮,同類的藥物還有氯硝西泮、三唑侖、艾司唑侖等。這些藥物通過作用於大腦皮層,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從而產生鎮靜、催眠、抗焦慮、抗驚厥和中樞性肌松等藥效。
安定(地西泮)屬於第二類精神藥品,是臨牀最常用的催眠藥,但是最大的問題就是成癮性。短時間使用就可能出現依賴性,一旦停藥就會出現戒斷症狀,如焦慮、失眠、抑鬱、知覺和運動症狀、耳鳴、感覺異常以及胃腸道反應。而長期使用(>6個月)後再突然停藥,有40%的患者出現中度到重度的戒斷症狀。
所以,如果您有失眠問題,想要食催眠藥,一定要到專業的失眠門診或者神經內科門診就醫,由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有時可能還需要加上心理疏導。爲了避免成癮,這類催眠藥物不要大劑量連續使用,應從低劑量開始,並維持最低有效劑量,儘量避免每晚連續使用超過2周~4周。
“是藥三分毒”,對於這些特殊藥品來說,最主要的毒就是成癮性。藥物和毒物本質的區別就在於量的控制:恰當合理使用就是治病的良藥,超量濫用就是害人的“毒藥”。珍愛生命,合理用藥!
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張佳龍 劉治軍
來源:健康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