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喝水哪有不入坑的!不加冰不加糖,莫得靈魂?
喝水也是門學問
No.1 來杯冰水!辜負你?還是辜負整個夏天?
夏天喝冰水,真的太爽了!!
尤其這兩天,氣溫都飆到三十八度了,再不喝點兒冰的,簡直對不起堅持工作的自己。
可以說,不喝冰水的夏天,莫得靈魂。但天天喝冰水,人爽了,某些部位可能就不爽了。
坑自己絕招之一
涼得絲絲冒氣
凍得腸胃擰巴
從室外衝進空調房,咕咚咕咚幹了幾口冰水後,終於長舒一口氣,然後很應景兒地打了個哆嗦。
接着,一連串反應開始了。先是被涼着了的牙齒好一陣纔回過勁兒來,肚子裏忽然又有了絲絲異樣。
一抽一抽的,說是疼吧,但好像還能忍。又喝了一口、兩口……
不好,撐不住了!
我們小時候,家裏長輩肯定都說過:“別喝太涼的!不然肚子裏打架。”特別是夏天,冰水這個唯恐天下不亂的小妖精,會讓肚子裏這場架打得熱火朝天。
這“熱”真是由外而內,由內而外。夏天人體內的熱量不易散發,而胃腸內的溫度也較高,如果喝了很多冰水,就會導致胃腸痙攣,引起腹痛。嚴重點的,還會止不住一趟趟往廁所跑。
而且,胃腸道是食物消化吸收的加工廠。當我們喝了很多冰水,胃腸道被凍着了,就會趕緊加快速度幹活——胃腸蠕動變快,食物在小腸的停留時間縮短,結果就是影響對營養的吸收,讓你吃了也白食。
其實,在火炎焱燚的夏天,想要真正體諒我們的身體,最好是聽從鋼鐵直男的叮囑——喝杯熱乎的。熱飲可以刺激微血管的舒張,讓總也發不出去的熱能有效地散發,從而降低體溫,順便還能暖胃、解渴。是不是很貼心呢?
專家說:喝涼水會使胃腸黏膜突然遇冷,從而使毛細血管收縮,引起腹瀉等胃腸不適。而過燙的水進入食道,易破壞食道黏膜,誘發食道癌。因此,水溫不能太熱,也不能太涼,最適宜的是40℃~50℃的溫水, 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消化,讓人感覺舒適。
No.2 甜飲料,我的快樂源泉,也是我的罪惡深淵
當你感覺生活起起落落落落落落,點了一杯又一杯加糖加奶加珍珠加椰果加布丁加奶蓋的飲料後,是不是超級治癒,特別滿足?
那濃厚的口感,每喝一口,都能聽見卡路里爆表的聲音。
害,胖就胖吧!生活都這麼難了,再不喝點兒甜的也太慘了。
但是,天天喝含糖飲料真的不光是長肉的問題啊!
坑自己絕招之二
喝甜飲料一時爽
一直喝一直爽
雖然從口感上來說,喝甜飲料和食塊糖好像沒啥區別,不會讓人覺得齁甜齁甜的。
但實際上,一瓶甜飲料的含糖量有20克~50克。這是什麼概念呢?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每天添加糖的攝入不要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也就是說,你喝瓶飲料,輕輕鬆鬆就把一天糖的配額全用完了。
而且,喝甜飲料只是一時爽,喝完後反而更渴。這是因爲含糖量多的飲料不易被人體細胞吸收。這些成分在氧化分解時還會消耗一些水分,所以會感覺越喝越渴,越渴越喝,越喝越渴……無限套娃。
更更更嚴重的是,長期過量飲用含糖飲料,還會增加齲齒和慢性病如肥胖、2型糖尿病、腫瘤等一系列疾病的風險。
雖然一天來兩瓶甜飲料真沒多少錢,但想解決這些由飲料導致的健康問題,日積月累可就不是個小數目了。所以,爲了咱的全身上下着想,甜飲料還是能少喝就少喝吧!
專家說:甜飲料一般爲高糖、高能量飲料,且營養素比較單調,特別是水溶性維他命、蛋白質含量少,建議少喝或不喝。已經證實的甜飲料的“罪過”,還包括增加肥胖、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壓、痛風、齲齒等的風險,尤其對兒童青少年健康不利,建議孩子們更要慎重選擇飲水類型。
No.3 教練,剛動了兩下,幫我拿瓶運動飲料吧
現在,健身房陸陸續續營業了。對於辦了卡從沒去過,買的課快到期,每天爲了請假和教練鬥智鬥勇的我們來說,是時候把宅出來的肉肉給動回去了!
鼓足幹勁站上跑步機,剛走半圈就累得不行。下來歇會兒,看見冰櫃裏無限暢飲的運動飲料,喝吧,過後還得再減下去,不喝吧,總感覺虧得慌……
坑自己絕招之三
運動量不大
喝運動飲料的量超大
對於偶爾動一下的運動小白以及從不運動的人來說,運動飲料並不是常備品。那如何確定冰櫃裏哪種運動飲料適合你呢?
光看這些飲料的外包裝,就能亮瞎你的雙眼,瓶身上大大的“健康”“平衡”“能量”等字眼,彷彿一個勁兒在叫你從了它。叫法上也是各種“高大上”,有稱“電解質補充飲料”,有叫“植物蛋白飲品”,還有稱“彈珠充氣運動飲料”等,讓你忍不住伸出手……
等等!適合你的那一款,還真需要你擦亮眼睛——
一定一定要看瓶身上的“營養成分表”和“配料表”。看清糖含量、鈉含量,注意千萬千萬不能含碳酸,注意無酒精、無咖啡因,纔是運動達人的“Right man”。
一瓶在手,說走就走?走了一個又一個,接下來的半圈你就真沒法跑了——還不忙活着跑洗手間?
真要補水補電解質,運動過程中喝上300毫升~500毫升足矣。就算是酷暑難耐,一天也不要超過500毫升。而且……敲黑板了!飲料不能代替水,白開水不離手,纔是最靚的仔。
專家說:多數運動飲料主要針對大量出汗的生理特點,進行糖分、電解質和維他命的補充。1小時,甚至90分鐘以上的訓練,才需要補充電解質等功能飲料。這類飲料在劇烈運動、人體大量流汗後飲用,可以迅速補充體力,但如果沒有額外的體能消耗,運動飲料中的鈉鹽會增加機體負擔,加重心臟負荷。
炎炎夏日,想坑自己一把?可參照上述三個絕招!親測有效。
最後祝大家:食好喝好,沒有煩惱!
作者 ∣ 王千惠 餘運西
審覈專家 ∣ 第三軍醫大學環境衛生學教研室主任 舒爲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