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中的“糖”,你瞭解多少?
一直以來,很多家長對於配方奶粉中的糖都很敏感,因爲人們常常將糖和脂肪,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聯繫在一起,好像食糖就不健康。
但其實,糖在六大營養元素中高居首位,是配方奶粉中含量最多的成分,也是寶寶生長髮育的必需品之一。
糖分解的過程就是我們人體生長髮育,各種活動的能量主要來源。寶寶一天天長大,體內需要合成很多蛋白質,脂肪都需要能量的,寶寶翻個身也是需要能量的。並且糖類參與許多生命活動,是細胞膜及不少組織的組成部分;維持正常的神經功能;促進脂肪、蛋白質在體內的代謝作用。
所以食糖很重要,重點在於控制糖的攝入量以及糖種類。糖的種類很多,今天就來看看奶粉中的糖類,到底有哪些?
糖的學名叫做碳水化合物,根據結構單元數目多少分爲單糖,雙糖,寡糖,多糖,結合糖,糖的衍生物等。
單糖
單糖是我們比較熟悉的糖,不能被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也是其他雙糖或多糖的組成單元。單糖能夠被小腸直接吸收,進入血液,給我們身體源源不斷提供能量的小分子。其他所有種類的糖都需要在腸道中消化爲單糖再被吸收。
常見的單糖有葡糖糖,半乳糖,果糖等,它們的化學組成成分一樣,但結構稍有差異,但是代謝方式稍微有點差異,半乳糖和果糖最終都會進入葡糖糖的代謝途徑被代謝掉。
雙糖
雙糖顧名思義就是兩分子的單糖形成的,常見的有蔗糖,由一分子果糖一分子葡萄糖組成,還有麥芽糖,由兩分子葡萄糖組成,還有大名鼎鼎的乳糖,由一分子半乳糖和一分子葡萄糖組成。雙糖需要在腸道中被消化爲單糖再被人體吸收。糖是由兩分子單糖脫去一分子水縮合而成的糖,易溶於水。它需要分解成單糖才能被身體吸收。最常見的雙糖是蔗糖、麥芽糖和乳糖。
寡糖
寡糖又被稱作低聚糖,由3-10個單糖分子組成,寡糖有類似水溶性膳食纖維的功能,能促進腸蠕動,改善便祕、腹瀉等問題。因爲腸道不能消化這些寡糖,這些寡糖就是益生菌的美味。母乳含有400多種母乳低聚寡糖,因此母乳寶寶不容易便祕,一般腸胃都很健康。
多糖
多糖就是多個單糖分子組成,包括麥芽糖糊精,玉米糖漿固體,澱粉這類在腸道中能被徹底消化爲葡糖糖的糖,也是嬰兒奶粉的常見添加物。
奶粉中常見的“糖”
母乳中存在多種不同的單糖,寡糖和複雜的多糖,當然含量最豐富的就是乳糖。配方奶粉儘量模擬母乳的含糖情況,同時還要滿足寶寶生長髮育的需要。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嬰兒配方奶中的糖:
1、乳糖
所有的配方奶粉中都含有乳糖,母乳中的絕大多數碳水化合物都是乳糖(包括牛奶),並且自然界中乳糖只存在於哺乳動物的乳汁裏。乳糖作爲一種雙糖,它在腸道中要先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才能被吸收。而吸收後的半乳糖會在體內迅速轉化成葡萄糖,被儲存或轉換成能量,爲嬰幼兒生長髮育、新陳代謝、組織的合成提供動力。
此外,乳糖還是是礦物質的載體,能促進對鈣元素的吸收, 並且乳糖可以形成人體腸道中的基質(乳酸),阻止蛋白分解微生物和腐敗細菌的生長,進而增加腸道有益菌羣(雙歧桿菌)的數目。
2、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
低聚果糖(FOS)和低聚半乳糖(GOS),不是添加糖,是一類膳食纖維、益生元。它們能夠促進各種雙歧桿菌和乳酸菌的生長,幫助有益菌增殖,同時促進礦物質、維他命等營養素的吸收。研究發現,母乳中也有多種低聚糖,並認爲是嬰兒腸道益生菌的促進因子,而且對於發展和維持腸道免疫至關重要。和蔗糖相比,一般膳食纖維甜度較低,或基本無甜味,低聚半乳糖的甜度僅是蔗糖的25%。膳食纖維主要是對腸道的影響,比如緩解便祕,促進益生菌生長,增強腸道屏障功能和免疫性建立。低聚果糖不能被齲齒細菌利用作爲能源,所以不容易使寶寶產生蛀牙。低聚果糖極少會被消化道中的酶分解,不易被人體吸收,因此寶寶攝入後不易引起肥胖。
3、異構化乳糖
異構化乳糖,別名乳果糖,從乳糖轉化得到的一種低聚糖,甜度爲蔗糖的50%左右,也是一種益生元,是雙歧桿菌生長最好的糖源。進入人體後,可直接到達大腸,被生存在寶寶腸道內的雙歧桿菌有選擇地利用,可以改善腸道環境,減少便祕。異構化乳糖由於不被胃和大腸吸收,只有到達結腸內被有益菌代謝產生大量的短鏈脂肪酸。使結腸內形成酸性環境,進而促使鈣鎂離子的吸收。
奶粉中不該出現糖-蔗糖、果糖
根據國標《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嬰兒配方食品》(GB10765-2010) 規定:“對於乳基嬰兒配方食品,首選碳水化合物應爲乳糖、乳糖和葡萄糖聚合物。只有經過預糊化後的澱粉纔可以加入到嬰兒配方食品中,不得使用果糖。”
蔗糖、果糖具有高熱量特點,攝取過量容易引起肥胖;它在嬰兒奶粉中使用,能引起嬰兒對甜食的嗜好,影響鈣、鎂離子的吸收,還容易引起嬰兒生長大後齲齒、虛胖,嚴重(蔗糖濃度特高)情況還會引起嬰兒腹瀉、增加肝臟、腎臟負擔,
國標對普通配方奶粉的要求,一段和二段配方奶粉的碳水化合物中乳糖含量要高於90%,可適當添加葡萄糖聚合物(其中澱粉經預糊化後纔可加入),不應使用果糖和蔗糖。三段奶粉乳糖含量高於50%,有些廠家會添加麥芽糊精或者玉米糖漿,這也是符合標準的,麥芽糊精甜度低於玉米糖漿。
任何人的成長都離不開糖,我們不能談“糖”色變,父母在選擇兒童奶粉時需正確解讀奶粉中的“糖”,選擇適合孩子的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