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常揉眼睛警惕是頸椎病預兆

孩子常揉眼睛警惕是頸椎病預兆

有些孩子經常揉眼睛,不僅把眼睛揉得通紅,眨眼症狀也越來越嚴重,後連課都無法上了,而且視力下降得很厲害。爸爸媽媽都以爲是眼睛發炎,但是眼科檢查後並沒有發現明顯的炎症問題,不需要治療。有經驗的兒科醫生這時通常建議孩子去拍頸椎片,會發現孩子竟然得了明顯的頸椎病。教你幾招快速緩解頸椎病  第一步  放鬆頭部,將頭部分別向兩邊轉,動作要慢舒緩,來回十次。然後低頭擡頭來回10次。  第二步  站立的時候,我們把雙腳打開,保持雙腳與肩同寬,手臂要很自然的放下。擡頭但是要盡最大的努力往後面仰,雙眼看天空,保持幾秒鐘,然後吐氣,之後再將頭儘量的往前面低,下額最好能靠近身體,保持幾秒。  第三步  手腳姿勢同第二步保持不變,先將頭部向左邊側頭,耳朵儘量向肩貼近,保持片刻之後換右邊側頭,來回10次。  第四步  手腳姿勢同第二步保持不變,先將頭部向前打圈10次,再將頭部向後打圈10次。  第五步  手腳姿勢同第二步保持不變,先用力地縮起脖子,肩部擡起,停留片刻之後,再將脖子、肩部放鬆。放鬆之後再將肩部用力往下沉,脖子向上拉伸,停留片刻之後放鬆。重複10次。  第六步  站立的時候,我們把雙腳打開,保持雙腳與肩同寬,把自己的手指交叉放在自己的頭腦後面,手頭一起用力堅持5秒左右,然後再換到前額做相同的動作,這樣重複幾次就好了。2孩子常揉眼睛警惕是頸椎病預兆  小傢伙之所以不停地揉眼睛和眨眼,那是因爲頸椎病導致眼睛供血不足。近年來,頸椎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且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一般來說,頸椎病可分爲頸型頸椎病、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等類型。導致孩子不停揉眼睛的一般來說是椎動脈型頸椎病。在椎動脈型頸椎病中,頭、面部症狀較多見。偏頭痛多見,大約每10個病人中至少7個具有一側性偏頭痛。其次是耳部症狀,表現爲耳鳴、聽力減退及耳性眩暈等,發生率也佔70%左右。再次是視力障礙,約佔4/10。  這些眼部症狀主要是由大腦後動脈缺血所致。視力障礙主要是由大腦枕葉視覺中樞缺血所致,故可稱爲皮層性視力障礙。第3、4、6腦神經核和內側縱囊缺血可引起復視。此外,由於椎動脈借後交通動脈與頸內動脈系統相連,故可反射性地引起視網膜動脈痙攣而出現眼痛及眼底血管張力的變化。在發作期常見眼底靜脈擴張和動脈變細,在頸部過伸時尤爲明顯。個別病人可導致血管痙攣性視網膜炎。也有人報道某些病人可出現眼瞼痙攣、結膜充血、角膜感覺減退以致形成潰瘍、淚腺分泌障礙、球后視神經炎、突眼、青光眼及霍納徵等症狀和體徵。  中醫經絡治療頸椎病效果好  現在電腦電視越來越普及,成爲了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孩子也有意無意地經常接觸到這一類的電器,久而久之便容易導致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儘管症狀來得快,但經過治療,甚至僅僅休息一下,也可以使症狀明顯減輕、甚至消失,可謂來得快,去得也快。但孩子要遠離電腦和電視,同時也要控制他用電腦及伏案看書寫字的時間。當長時間對着電腦時,應該在中間稍作休息,做一些簡單的頸椎運動,看一下遠方的東西,這些都能夠有效防止患上頸椎病與眼睛供血不足等疾病。  對於頸椎病導致的眼睛供血不足,中醫經絡治療首選穴位是風池穴和太陽穴。治療時,首先要給孩子刮背,疏通他的督脈和膀胱經(促進血液通暢,並有助於排毒),緊接着要將風池穴、太陽穴處淤滯的氣血給刺出,再配合鍼灸。  有患兒父母表示,刺血一次後,孩子眨眼的次數明顯減少,也不怎麼揉眼了。一個療程下來,孩子眨眼、揉眼的情況完全消失,連視力也恢復到了1.2。3​電腦一族如何預防頸椎病  一、長期壓抑感情,遇事不外露,多愁善感的人易患神經衰弱,神經衰弱會影響骨關節及肌肉休息,長此以往,頸肩部容易疼痛。所以,要經常保持樂觀向上的好心情。  二、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頭頸正確的姿勢,不要偏頭聳肩,看書、操作電腦時要正面注視,保持脊柱的正直。睡覺時要選擇合適的枕頭,不宜過高或過低,一般枕頭以10釐米的高度爲宜。不要躺着看書、看電視。  三、長期低頭伏案工作者,要注意動靜結合,每工作一小時左右就要站起來做做工間操,活動活動四肢、頸椎,消除頸部肌肉、韌帶的疲勞,防止勞損。  四、平時要注意保暖,不要用電風扇和空調直接吹,乘車或運動時注意頸部保護,避免急拐彎、急剎車或突然轉頸。  五、要防止酗酒。酒精會影響鈣質在骨上沉積,使人們易患骨質疏鬆症、骨質軟化症,加速頸椎退行性變。  六、中醫認爲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等具有補腎髓功能,可在醫生指導下合理地少量服用,以起到強壯筋骨,推遲腎與關節退變的作用。4七種頸椎病的預防方法  1.避免低頭姿勢  教師頭部長期前屈伏案工作,應每隔20分鐘稍作休息,擡頭並活動頸項;每隔1-2小時作一次仰頭、挺胸、伸臂活動,約10分鐘。  2.改坐姿  每天用電腦的時間很長,下班還要坐車或是開車,一天“坐”的時間就會特別長,頸椎病就這樣“坐”出來了。樹立正確的坐姿,能減少至少40%的頸椎病發病機率。樹立正確姿勢可總結爲一句話,頭部微仰,挺胸,自然放鬆。  3.仰臥位  睡覺較好能夠採取仰臥位,睡覺的時候如果採用的是俯臥位的話,爲了更好的保持呼吸,頭頸部往往需要進行側彎,長時間如此容易造成頸椎韌帶的慢性勞損。採用仰臥位就可以避免這種情況,而且也不需要擔心睡着之後頸肩部位及肌肉放鬆會導致頸椎失穩。  4.正確站姿  頸椎病產生的一個原因就是肩頸部位肌肉慢慢出現勞損而發展形成,如果在站立的時候也能夠昂首挺胸,雙肩能夠稍微向後展開,下顎微收,後腰收緊,儘量使脊柱保持正常的生理彎曲就能很好地預防脊椎病,也能幫助緩解頸椎病帶來的不適感。  5.枕頭合適  睡覺的時候除了要注意睡覺體位的正確性,還要注意頭部、頸部和枕頭之間的間隙。如果枕頭不合適,睡覺的時候,頭部、頸部處於懸空狀態下,很容易造成頸部的慢性損傷,久而久之發展成爲頸椎病。如果是患上了頸椎病的患者頭頸部不能很好地貼合枕頭,也會加重病情。  6.少用電腦多運動  在頸椎病的治療方法中,醫生往往強調“物理治療”,何爲“物理治療”,通俗點說就是運動。頸椎的局部功能鍛鍊也屬於物理治療法的範疇,但人體每個部位本來就息息相關,沒有脫離整體的局部健康,因此,全身運動,對於康復與治療頸椎病將會更有效。對於頸椎病患者而言,打羽毛球、游泳等,不僅運動了全身,還非常具有針對性。  7.局部功能鍛鍊  頸椎問題之所以複雜,很大原因在於其症狀反覆發作。要想保證頸椎的持續健康,增強頸部的抗壓性和韌性纔是關鍵點。因此,有必要進行一些針對想較強的頸肩部局部功能鍛鍊,如“頸椎操”、“頸椎瑜伽”等。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