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雖小,營養卻大!
米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食材了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小米非常有營養
小米粥素有“代蔘湯”的美譽
是調養脾胃的“高手”
那麼,作爲重要的雜糧品種
小米到底多“營養”,比大米更有營養嗎?
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索~
小米雖小,營養卻大
小米有粳、糯之分,粳小米多作爲主食,糯小米可製作各種糕點。熬製成粥是最爲普遍的做法。《本草綱目》記載“粟米氣味鹹,微寒無毒,主治養賢氣,去脾胃中熱。益氣,陳者苦寒,治胃熱消渴,利小便”,小米粥味香、甜糯、易消化,具有健脾養胃功能。
小米作爲五穀之首,其營養價值非常高。由於小米不需精製,它保存了許多的維他命和無機鹽。
小米的蛋白質含量約爲9.0g/100g,以谷蛋白、醇蛋白、球蛋白等爲主,品質優於其他穀物,除賴氨酸外其他必需氨基酸含量都非常高;
小米的脂肪含量平均爲3.1 g/100 g,多爲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油酸、亞麻酸等;
小米的B族維他命含量豐富,其中維他命B1含量較爲突出,爲0.33mg/100克;
小米含有一般糧食中沒有的胡蘿蔔素,每100 g含量達100 ug;維他命E含量相對較高,爲3.63 mg/100 g;
此外,小米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如硒、鈣、銅、鐵、鋅、碘、鎂等;其膳食纖維、酚類化合物含量也較高。
小米比大米更營養?
1. 小米屬於粗糧,膳食纖維含量相對較高。等量小米和大米所帶來的能量相差不大,碳水化合物含量也沒有很大差異,但小米中膳食纖維的含量是大米的2.5倍,多食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可以促進胃腸道蠕動,有利於膽固醇的排除。
2. 小米的氨基酸含量十分豐富,蛋白質消化率高於大米,尤其是色氨酸和蛋氨酸含量較高。但小米的氨基酸組成並不理想,與大米相比,賴氨酸過低而亮氨酸又過高。所以,小米最好與與富含賴氨酸的赤豆、綠豆、大豆等豆類搭配,可以大大提高營養價值。
3. 小米的脂肪含量是大米的4倍,說到這,有些人就開始談油色變啦,脂肪含量竟然這麼高?彆着急,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小米含有6種主要的脂肪酸,亞油酸含量高達70%以上,其次爲油酸、亞麻酸、棕櫚酸、硬脂酸和花生四烯酸等。不用擔心不健康哦。
4. 從微量元素來看,小米中的鋅、銅、鎂、鐵等含量都高於大米,鈣、磷的含量低於大米,且鈣磷的比值偏高,達11: 4(鈣磷理想的比值爲1: 2)。但是也不用擔心,一起多食一些含磷豐富的食物就好了。例如,嗑上一把瓜子……各種種子中磷含量可是非常豐富的。
5. 一般糧食中不含有胡蘿蔔素,小米卻每百克含0.12毫克,維他命B1的含量位居所有糧食之首,爲大米的5~6倍。
什麼人不適合食小米?
氣滯虛寒不宜喝小米粥。由於小米性稍偏涼,氣滯者和體質偏虛寒、小便清長者不宜過多食用。
糖尿病人喝小米粥要適量。糖尿病患者一般更容易餓,而且小米粥具有消化快的特點,所以很容易讓人吃了很快又想食。小米粥本身在短期內還容易被身體所吸收,導致血糖迅速升高,或者波動過大。因此,糖尿病人要適量食用。
胃不好的人少喝。很多人認爲小米粥養胃。但事實上,這種觀點並不全面。因爲喝小米粥不用慢慢咀嚼,不能促進可以幫助消化的口腔唾液腺的分泌。而且水含量偏高的小米粥在進入胃裏後,會起到稀釋胃酸的作用,加速胃的膨脹,使胃運動緩慢,這同樣不利於消化。因此對於胃部脹滿明顯的病人和萎縮性胃炎的患者,不宜老喝小米粥,而應選擇其他容易消化吸收的飲食,細嚼慢嚥,促進消化。
如何選擇優質的小米?
看顏色
優質小米顏色爲均勻的乳白色、黃色或金黃色,表面有光澤,很少有碎米和雜質。
劣質小米的顏色偏暗黃,沒有光澤,雜質較多。
聞氣味
小米甘鹹,呈微鹼性,有獨特的米香氣味。而劣質小米多半無味或有黴味,如果使用了染色劑,可能還會有染色劑的氣味。
加水潤溼
將小米放在一張紙巾上,加水潤溼後輕輕揉搓,若米粒被捻成粉末狀,或者紙面被染上顏色,說明是劣質小米或染色米。正常的米粒應該不會有太多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