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骨科病爲什麼要康復 促進骨折癒合?

得了骨科病爲什麼要康復 促進骨折癒合?

在腦卒中存活的患者中,進行積極的康復治療,可使90%的存活患者能重新步行和自理生活,可使30%的患者能恢復一些較輕的工作。相反,不進行康復治療,上述兩方面恢復的百分率相應也只有6%和5%。在死亡率方面康復組比未經康復治療組也低12%。

如果不及時治療和進行康復訓練,他很有可能今後將無法正常走路,極大影響走路正常步態,更別說去玩他喜愛的各項運動。

當然,要提醒大家的是,康復訓練需要持之以恆,我們的工作就是讓大家以最科學最有效的方式,儘可能恢復到受傷前的功能狀態。

手術不是結束,康復纔是開始!

每個患者身體差異是非常大的,不是做完手術就大功告成了,要知道,哪怕是同樣的損傷,不同的體質,恢復的速度和結果也各不相同。

康復專家表示,康復介入一定要儘早,只要患者病情許可,便可開始康復治療,早期的康復介入不僅可以最大限度恢復踝關節功能,減輕殘疾,預防復發,更是保障未來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減輕家庭和社會壓力的關鍵所在。

術後康復的意義是什麼?

促進骨折癒合

肌肉收縮能促進局部血液、淋巴循環,肌肉收縮產生的生物電有助於鈣離子沉積於骨骼,這些輕微的異常活動可以刺激骨折端產生大量骨痂,從而加速癒合。

防止肌肉萎縮和肌力下降

維持一定的肌收縮運動,減緩肌肉萎縮,還可以始終保持中樞神經系統對相關肌肉的支配,一旦固定解除後不需要重建這種關係。

減少臥牀併發症

可以促進局部血腫及滲出液的吸收,減輕水腫與粘連。防止肺炎、褥瘡、皮膚壓迫性潰瘍、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等併發症的出現。

促進神經肌肉恢復

例如置換人工髖、膝關節手術後,需要進行本體感覺等鍛鍊,有助於恢復下肢關節平衡和協調能力。

康復治療必不可少

70%的頸肩腰腿疼和運動損傷通過系統康復治療可以治癒。

骨科手術後進行系統康復治療比不做康復治療縮短至少50%的恢復時間。

進行康復治療比不做康復治療的手術效果至少強50%以上。

康復治療的時機把握

康復醫學不僅是臨牀醫療的延續,而且應與臨牀醫學同時並進,應該從醫療的第一階段就開始進行。

根據病傷情況的不同,所採取的康復手段有所差異。康復醫學除應用一般的醫療技術外,還要實施綜合的治療,運用一些輔助醫療技術,協調有機地進行,構成整體治療方案。

康復必須從早期開始,開始越早,功能恢復的效果越好,費時少,經濟、精力耗費少。在手術後,應立即得到康復科醫師的診治,及時地實施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言語治療、中國傳統治療、康復護理等

肢體功能的缺失和衰退是從傷病發生後馬上開始的,一旦錯失最佳治療時機,再做彌補很難再達到最佳效果。

所以我們要摒棄“養病”這種敷衍自己的治療想法,儘早進行康復纔是對自己真正的負責,避免和減少併發症及後遺症的發生,最大程度的恢復到患病前的行動能力。

不僅是骨科,內科疾病也應康復

在腦卒中存活的患者中,進行積極的康復治療,可使90%的存活患者能重新步行和自理生活,可使30%的患者能恢復一些較輕的工作。相反,不進行康復治療,上述兩方面恢復的百分率相應也只有6%和5%。在死亡率方面康復組比未經康復治療組也低12%。

隨着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增加,老年人患腦卒中等疾病的風險也隨之升高。60%的老年人患有多種老年病或慢性病,迫切需要康復治療。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