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預防食物發黴
俗話說,民以食爲天,食物是人類生存的根本之一。但食物在存放的過程,很容易出現黴變的現象。尤其是夏天,很多食物放在普通環境下很快就會生蟲發黴。那麼該怎麼預防食物發黴呢?一起來看看吧!
黴菌是什麼
黴菌是真菌的一種,其特點是菌絲體較發達,無較大的子實體。同其他真菌一樣,也有細胞壁,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黴菌有的使食品轉變爲有毒物質,有的可能在食品中產生毒素,即黴菌毒素。自從發現黃麴黴毒素以來,黴菌與黴菌毒素對食品的污染日益引起重視。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極大,主要表現爲慢性中毒、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
黴菌繁殖和傳播能力強。黴菌的繁殖可通過抱子和菌絲片段兩種方式進行。黴菌的抱子具有小、輕、幹、多,以及形態色澤各異、休眠期長和抗逆性強等特點,每個個體所產生的抱子數,經常是成千上萬的,有時竟達幾百億、幾千億甚至更多,這些特點有助於黴菌在自然界中隨處散播和繁殖。黴菌主要通過小型乾性分生抱子附着在塵埃上,形成一定粒徑的生物性粒子懸浮在空氣中,凡是空氣可以流通的地方抱子均可侵入,一旦抱子遇到適宜的生長環境即可繁殖,也就是常說的“長黴”了。
黴菌對人體的危害
黴菌主要通過兩大途徑危害人體健康。
黴菌使食物黴變。梅雨季節高溫高溼,最適合黴菌生長繁殖。如果人食用黴菌污染的食物,會引起腸胃道疾病,甚至食物中毒,可表現爲腸胃不適、頭暈乏力、腹脹、腹瀉、噁心、嘔吐等。有些黴菌還會產生毒素,如食用被黃麴黴毒素污染的食物可能會導致肝癌。
在特定條件下,黴菌可在人體內生長繁殖,導致黴菌性肺炎等疾病。同時黴菌抱子可使人患上過敏性疾病,如哮喘、黴菌性氣管炎、過敏性鼻炎、皮炎和皮膚癬等。
如何防止發黴
影響黴菌生長繁殖及產毒的因素是很多的,與食品關係密切的有水份、溫度、基質、通風等條件,乾燥、低溫保存和通風是對付食品黴變的三個主要的方法。。
水分含量較低時,黴菌較難生長。黴菌生長繁殖主要的條件之一是必須保持一定的水份,食品中真正能被微生物利用的那部分水份又稱爲水份活性,Aw越接近於1,微生物最易生長繁殖;當Aw在0.7以下時,則黴菌的繁殖受到抑制,可以阻止產毒的黴菌繁殖。可以採用的方法有:1. 曬乾、風乾、烤乾、烘乾都可以有效的減少食品中水分,當然在黃梅天中只能用烤乾了。2. 將食品密封保存,可以防止空氣中水分被食品吸收的好方法。3. 用石灰等吸潮也可以減少食品所處環境的水分。
溫度對黴菌的繁殖及產毒均有重要的影響,不同種類的黴菌其最適溫度是不一樣的,大多數黴菌繁殖最適宜的溫度爲25-30℃,在0℃以下或30℃以上,不能產毒或產毒力減弱。如黃麴黴的最低繁殖溫度範圍是6-8℃,最高繁殖溫度是44-46℃,最適生長溫度37℃左右。但產毒溫度則不一樣,略低於生長最適溫度,如黃麴黴的最適產毒溫度爲28-32℃。但是要注意的是,放入冰箱的食物一定要保證沒有沾染黴菌並且要密封保存,避免將黴菌或其它致病菌帶入冰箱中去造成交叉感染。
如何防蟲?
大米過夏,往往會生蟲長飛蛾,不僅糟塌了糧食,而且滿屋子飛蛾,以下幾種方法大家可以嘗試一下用來防蚊。
花椒防蟲法:花椒是天然抗氧化劑,又有特殊氣味,用鍋煮花椒水,涼後將布袋浸泡於其中,撈出晾乾後,把晾乾的大米倒入處理過的布袋中,再用紗布包些花椒,分放在米的各部分,扎袋後置於陰涼通風處。
海帶防黴殺蟲法:幹海帶吸溼能力較強,同時還具有抑制黴菌和殺蟲的作用。將海帶和大米按重量一比一百的比例混裝,一週後取出海帶曬乾,然後再放回米袋中,這樣可使大米乾燥且具有防黴防蟲的效果。
草木灰吸溼法:在米缸底層撒上約一寸厚的草木灰,鋪上白紙或紗布,再倒入晾乾的大米,密封后,置於乾燥、陰涼處,這樣處理的大米可長期儲存。
家中貯藏的米如生小蟲可用篩子將小蟲篩出,或將米置於陰涼通風處晾乾。千萬不可將生蟲的米拿到陽光下曝曬,因爲這不但使怕光的小蟲鑽入米層中去,而且米粒會迅速脫水,變得又糙又碎,根本起不到除蟲的作用。篩淨的米,要選用合理的包裝袋,最好選用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