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膝蓋怎麼了?膝關節不同部位疼痛的原因都有哪些?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關節,又是人體最大的承重關節,承受重量越多,關節軟骨磨損的機率也越大,膝關節就越容易損傷,疼痛。有的人膝蓋前方痛,有的人膝蓋下方痛,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膝蓋不同位置的疼痛背後的原因都有哪些。
膝蓋上方疼痛可能是:
①股四頭肌肌腱炎:可能出現的原因包括髕骨活動延遲、股後臀肌激活不足等,導致股四頭肌過緊,使肌腱和髕骨上緣接觸的位置產生炎症,嘗試放鬆股四頭肌會有緩解。
②髕骨軟骨上緣磨損:屈膝位出現疼痛,這也是髕骨軟化的一部分。
③滑囊炎:按壓有疼痛,股四頭肌在緊張狀態下反覆摩擦滑囊或受到撞擊等等,均會導致炎症,伴有輕微腫脹。
膝蓋下方疼痛,可能是:
①髕腱炎:髕腱末端病的一種,發生在經常跑跳的運動愛好者身上。
②髕下脂肪墊炎:髕下脂肪墊由於各種受到擠壓而出現的周圍炎症,伸膝時會有明顯不適。
③滑囊炎:髕腱壓力過大或受到撞擊而出現疼痛並伴有輕微腫脹。
膝蓋內側疼痛可能是因爲:
①鵝足炎:常發生在跑步運動愛好者身上,“鵝足肌腱”壓力過大,而腿外側力量偏弱而導致問題。
②內側韌帶或支持帶損傷:通常外傷可能導致內側韌帶損傷,有過髕骨外脫位的經歷可能導致支持帶損傷。
③內側半月板損傷:骨頭縫按壓有疼痛,因膝關節接收過多的落地扭轉力,或是腿型不正而導致損傷。
膝蓋前方疼痛原因:
①滑囊炎:一般是股四頭肌過緊導致膝前方壓力過大或撞擊後出現,可能伴隨腫脹情況。
②髕骨軟化:常發生在運動愛好者身上,通常因爲力量不平衡導致下肢力線不正,從而引起髕骨軟骨在關節里長時間摩擦而導致損傷。
③膝骨關節炎:膝骨關節炎是以關節軟骨退變爲中心,逐步累及整個膝關節,包括軟骨下骨質、韌帶、關節囊、滑膜以及關節周圍的肌肉組織等,導致關節疼痛、僵硬。最終發生膝關節結構異常和功能障礙。其發病與增齡、肥胖、勞損、創傷、先天性關節異常、畸形等多種因素有關。
膝蓋後方疼痛可能是:
肌腱炎:包括股二頭肌、小腿三頭肌等,因發力方式不正確,某部分肌羣長時間緊繃而出現的炎症,一般放鬆後好轉。膕窩囊腫:走路不適,後方有發脹的感覺,常見於腓腸肌、半膜肌滑囊合併到關節囊內形成的腫脹。
以上內容只是給大家一個初步參考,如果您的膝關節疼痛,建議及時去正規醫院找專業的骨科醫生查體診斷,結合影像資料,明確病因,早期規範化治療,大多數膝關節疼痛都能獲得良好的療效。
如果你的膝蓋處在急性疼痛期,也就是疼的很厲害,那就多休息,減輕活動,避免做下蹲、跪等動作,給身體充分的恢復時間,及時去醫院就診。
日常生活中建議做到以下幾點保護我們的膝關節:
運動前後要拉伸,
循序漸進不盲從,
股四頭肌要鍛鍊,
不要久坐勤活動,
保持體重減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