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肝硬化,有恢復正常的機會嗎?
說到肝硬化,很多年輕人都覺得離自己很遠,憑着年輕想怎麼“肝”就怎麼“肝”,但實際上,年輕並不是肝硬化的“免罪金牌”。
肝硬化是由於一種或多種原因,經過長期或反覆作用形成的瀰漫性肝損害。長期大量飲酒可導致酒精性肝硬化;各種不良生活方式導致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發展爲重度時,也會發展爲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如不加以控制,最終的結局將難逃肝硬化的噩運。
如果年紀輕輕肝就硬了,多可怕!一些人不禁發問:肝硬了還有變軟、恢復正常的可能嗎?
一個年輕的肝臟怎麼就硬了?
1、長期大量飲酒導致肝硬化
李先生年僅30歲,卻有明確酗酒史17年,因“乏力、尿黃進行性加重1月,神志恍惚2天”等症狀來醫院就診,最終診斷爲酒精性肝硬化、細菌性腹膜炎。
這則案例發人深思:喝酒對年輕人造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長期大量飲酒引起的慢性中毒猶如多米諾骨牌一樣,會觸發一連串負面效應,不僅能引起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還能引起酒精性肝癌。至少10%的酗酒者會出現肝硬化這種致命的肝病。酒精性肝硬化主要與酒精攝入量和飲酒方式這兩個因素有關。
酒精攝入量:日均酒精消耗量≥50毫升,持續時間≥5年,則酒精性肝病的發病率明顯增加。如每天喝100毫升白酒,連續喝5年,或連續半月大量飲酒,就可導致酒精性肝病。要是每天喝200毫升白酒,連續喝8年,大多數男性會發展爲酒精性肝硬化。
飲酒方式:空腹飲用白酒和混合飲用多種酒類,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較高。不同的酒精飲料混喝也是高危因素,單飲葡萄酒者比飲啤酒和白酒者發生酒精性肝硬化的危險性要小得多。
酒精性肝硬化早期可以沒有明顯症狀,如果你偶爾感到食慾不振、上腹脹滿,或體重減輕、乏力尿黃,甚至出現手抖、肝掌症狀,就意味着你離酒精性肝硬化不遠了。
2、脂肪肝也可進展成肝硬化
非酒精性脂肪肝分爲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
營養過剩導致體重增長過快和體重過重,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謝綜合徵相關非酒精性脂肪肝,以及隱源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均屬於原發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範疇。
而營養不良、全胃腸外營養、減肥手術後體重急劇下降、藥物/環境和工業毒物中毒等導致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則屬於繼發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範疇。
另外,大食大喝的痛風患者合併脂肪肝的風險也越來越高。一項針對1930位痛風患者的調查顯示,痛風合併脂肪肝者佔23.1%。
脂肪肝高危人羣要定期進行體檢,脂肪肝的早期信號有食慾減退、噁心、厭油、疲乏無力、體重下降,少量飲酒即感肝區不適,飲食稍有不慎就出現輕度腹瀉,飯後腹脹、尿黃等。出現這些症狀應及時到醫院檢查,超聲是首選檢查方法。
脂肪肝一旦發展爲肝硬化,典型患者一般狀況及營養均較差,消瘦,精神不振,食慾不佳,自感疲乏無力,腹脹且多以下午及晚間爲甚,可有左右肋區,或肋下不適或隱痛、下墜感,部分患者可有不規則發熱,自覺口苦,以晨起爲重,進食高脂食物易腹瀉等,更爲嚴重的有吐血、休克症狀。
變硬的肝臟還能恢復正常嗎?
1、早期酒精性肝硬化
對已經患有酒精肝的患者來說,如果繼續飲酒,肝臟會受到更大的傷害,包括惡化爲肝硬化或者肝衰竭。早期酒精肝患者戒酒4周,肝損傷可以減輕;持續戒酒,肝功能可以完全恢復正常。而那些已經惡化爲肝硬化的患者,在徹底戒酒後,如果藥物吸收好,治療過程比較順利,恢復情況也很好。
2、脂肪肝導致的肝硬化
單純性非酒精性脂肪肝,早期若能及時進行飲食和運動治療,控制體重,肝內脂肪沉積可在數月內完全消退。脂肪性肝炎伴或不伴肝纖維化,如果能及早發現、積極治療,也是可逆的。在改變生活方式和控制原發疾病的基礎上,需要加用保肝抗炎藥物,且治療時間較長,病變康復常需半年乃至數年以上。但部分患者即使祛除病因,病情仍可進展,發展爲不可逆的肝硬化。
脂肪肝相關肝硬化如果積極治療,可以延緩疾病進展,並減少併發症的發生。無論是單純的脂肪肝,還是脂肪性肝炎,大都是可以治癒的疾病。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脂肪肝的治療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不要寄太多希望於藥物,而忽視改變生活方式。
來源:《大衆健康》雜誌
作者:解放軍第988醫院感染科樑棟主任醫師王全楚
審覈: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肝病中心主任醫師 謝雯
策劃:吳衛紅 譚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