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升血壓降,高血壓患者夏天要停藥嗎?| 醫者名片
持續高溫多雨的天氣,讓大家倍感不適,然而不少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卻伴隨着高溫悄悄地降了下來,甚至出現了低血壓的表現。
天熱血壓降 都有誰中招
近日,到門診看低血壓的患者多了起來。不少女孩子來看“低血壓”。她們在體檢或身體不適時測量血壓發現,血壓低到了90/60毫米汞柱左右,有的還伴有頭暈、眼花、無力、心悸等症狀。有的女孩子坐地鐵、公交,尤其長時間站立時還發生了虛脫,甚至暈倒。
很多習慣早起量血壓的老人會發現,一直居高不下的血壓居然降到了正常範圍。而那些血壓控制得很好的高血壓患者,也會被血壓計上的低血壓值嚇到,還常常伴隨着頭暈、無力等症狀。
雖然人體的血壓每時每刻都會有變化,但這樣整體的下降趨勢,還是天氣炎熱所致。
夏季血壓降低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夏季高溫時,人體出汗增加,相較於春秋季而言,體表水分蒸發得也較多,從而會導致人體的鹽分丟失。也就是說,在高溫多汗的夏天,我們每個人在排汗的同時都相當於服用了一片利尿藥降壓。隨着血液容量降低和血管緊張度下降,血壓也就隨之降低。
第二,伴隨着夏季的高溫,人體的體表血管擴張,血管阻力減小,血壓相應下降,相當於我們吃了一片鈣拮抗劑(降壓藥物的一類)。
第三,夏天腹瀉、嘔吐情況很多見,不少老年朋友食慾下降,出汗多卻沒有及時補充鹽分和水分。這些也是血壓降低的原因。
老年人自身的血壓調節能力下降,在夏天更容易出現血壓下降和低血壓的表現。年輕人本來血壓就偏低,尤其是年輕女孩子,減肥節食加上大量運動,如果出汗後再不及時補充鹽分和水分,就會出現低血壓的情況。平時食飯過於清淡的人,由於鹽分攝入過少,夏天也容易發生低血壓。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低血壓是疾病或者藥物導致的,或者與疾病、用藥有關,這樣的低血壓往往伴隨高血壓和血壓巨大波動。腎上腺功能減退、甲狀腺功能減退可以導致低血壓;帕金森病、多系統萎縮可以導致嚴重的體位性低血壓;有些前列腺肥大患者使用特拉唑嗪治療後會出現體位性低血壓。
血壓自動降了不好嗎
血壓有正常範圍,太高不好,過低也不行。低血壓狀態下,人體組織、器官血液供應不足,對身體會造成損害。
相較於年輕人,老年人的自我調節能力較差,對低血壓的耐受性弱於高血壓,很容易出現身體器官灌注不足和缺血的表現,甚至導致缺血性腦卒中、心絞痛、腎功能不全等嚴重的後果。此外,低血壓時容易跌倒,對於老年人很容易造成嚴重後果,如摔傷、骨折、交通意外等。即便是年輕人,也可能因爲低血壓而帶來意外傷害。
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收縮壓應儘量不低於130毫米汞柱,年輕人的血壓應不低於120/75毫米汞柱。平時血壓控制得很好的患者,到了夏季就需要調整用藥,以免過低的血壓對身體造成傷害。平時要堅持血壓自檢,一旦發現血壓有波動,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要預防低血壓的發生,在高溫的夏季應避免大量出汗,及時補充水分和鹽分,以免出現脫水狀態。不要過分節食和減肥,食飯過於清淡的朋友可以適當食鹹點兒。
出現低血壓該怎麼辦
發現血壓低或者存在低血壓症狀,尤其是老年人,應該立即平臥休息和觀察,同時做任何動作都要放慢,尤其是起身上廁所時最危險,最好有家人攙扶,以免摔倒。
如果發生低血壓時碰巧在外面,此時再騎車、開車、爬樓梯、坐電梯、過馬路都有風險,應儘快在安全的地方停下來,坐下,在別人的幫助下回家。儘快補充水分,最好加些鹽,或者選擇含電解質的飲料,鹹一點兒的湯也不錯。
平素血壓就偏低的健康人,尤其是年輕女性,夏季血壓偏低多爲生理性,一般無需特殊處理,避免脫水和適當補充水分、鹽分就可以了。如果經常出現症狀,可以去醫院就診,排除一些疾病因素,如內分泌和神經系統疾病。
對於高血壓患者,如果出現了低血壓症狀或者血壓經常偏低,原來食多種藥物的患者可以減成一種;原來一種藥每天食2片,可以改爲1片半或者1片,原來1片的可以改爲半片;原來使用含利尿劑的複方製劑,可以改爲不含利尿劑的單方製劑;原來使用不可掰開的膠囊、緩釋片或者控釋片,可以改爲能掰開的平片製劑。但藥物的調整都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高血壓患者夏季減藥,原則上先減利尿劑類降壓藥;切忌血壓一低就擅自把藥全停了,尤其是服用多片降壓藥的患者,如果停用β受體阻滯劑類降壓藥,容易誘發嚴重的高血壓或者導致血壓大幅度波動;如果因爲血壓過低停藥,應增加血壓測量的次數;血壓恢復正常後,可在降低用藥劑量的前提下恢復用藥,並根據血壓變化再做調整。
本來血壓就不太高,用藥量也不多的患者,夏季甚至可以完全停用降壓藥物,但是需要監測血壓。如果停藥後血壓也不高,那就不用吃藥;如果停藥後血壓又高了,可根據血壓情況適當恢復用藥。
量血壓不難 量準不容易
1.多數人在醫院量血壓偏高(白大衣高血壓),因此不能只在醫院量血壓,也不能只按照醫院血壓調整藥物,很多時候醫院量血壓正常,在家量就低了。
2.連續規律測量家庭血壓。不能單憑一兩次血壓診斷高血壓,也不能根據一兩次血壓測量結果就增加或者減少降壓藥物的用量。如果血壓控制得理想,就應該堅持規律服藥,不加不減。
3.沒必要在吃藥後觀察血壓變化。現在的降壓藥物基本都是緩效藥和長效藥,目的是避免血壓大起大落,維持血壓相對穩定,服藥後不會太低,服藥前也不會太高。
4.發現血壓升高不要急着服藥或者加藥,也不必沒完沒了地量血壓,應該尋找和去除原因,偶爾出現的有誘因的血壓升高既不能診斷高血壓,也不一定非要服用降壓藥物。
5.老年人對於高血壓的耐受程度比較好,血壓升高既不用過於着急,也沒必要下猛藥,血壓低了反而危害更大。
6.血壓每時每刻都是波動的,希望大家能夠把握血壓變化的規律,根據血壓情況適當調整藥物和飲食結構。
作者 |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教授 許俊堂
審覈專家 | 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教授 于波
策劃 | 譚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