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發完的木耳一次食不完放冰箱裏會不會產毒?

泡發完的木耳一次食不完放冰箱裏會不會產毒?

黑木耳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老少皆宜,深受大衆的喜愛。在家庭烹飪中,我們通常直接購買乾製的木耳,泡上0.5~2個小時即可烹飪食用。不過,有時候一不小心泡多了,有些人便會把剩下的黑木耳放到冰箱保存起來。那麼,這種做法到底可不可行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首先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黑木耳。據有關調查分析,每100g鮮木耳中含有蛋白質10.6 g,脂肪0.2 g,碳水化合物65.5 g,纖維素7g,還含有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胡蘿蔔素、鈣、磷、鐵等多種維他命及礦物質等,營養極爲豐富,有“素中之葷”“素中之王”的美譽。如此營養豐富的膠質真菌(黑木耳),一旦溫度適宜(尤其是夏天的高溫)、水分充足(長時間泡發的木耳)、時間恰當(超過1天),黑木耳便可憑着豐富的營養物質,搖身一變成爲一種優秀的培養基,給廣大的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

作爲一種“優質培養基”,木耳在夏季高溫環境下泡發時間長會使得椰毒假單胞菌大量繁殖。椰毒假單胞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桿菌,常污染穀類發酵製品、變質銀耳、木耳、薯類製品等食品。該菌本身沒有什麼危害,它的危害性在於它能產生一種致命毒素——米酵菌酸,其最適宜的產毒溫度是26℃。作爲食物中毒的“元兇”,米酵菌酸十分耐熱,一旦產生,即使是在高溫的條件下仍可以存在,食用之後可損傷人體肝臟、腎臟等,病死率爲40%~100%。重點是目前醫學上沒有針對它的特效解毒藥,病情的嚴重程度和治癒情況只和攝入的米酵菌酸毒素有關。不過,食物表面的微生物一般都可通過高溫烹飪殺死,但是,如果在烹飪前就已經感染椰毒假單胞菌併產毒的木耳,即使殺死了細菌,毒素仍殘留在食物表面,從而容易引發食物中毒。

既然這樣,那放到冰箱裏,是不是就能抑制椰毒假單胞菌生長及產毒了呢?我們知道,木耳一般半個小時即可發起來,時間較短,是可以安全食用的。假設表面附着有少許的椰毒假單胞菌,此時將剩下的木耳迅速放到冰箱低溫(4℃)保存,由於椰毒假單胞菌的最適生長溫度爲37℃,產毒的最適溫度爲26℃,在冰箱的低溫下,可通過降溫來延緩微生物增殖速度,抑制致病菌的產毒效率。不過,剛泡發完剩下的黑木耳,由於時間較短,水分也剛剛足夠,微生物還沒來得及“繁衍子嗣”,就被迅速放進冰箱中,椰毒假單胞菌也談不上產毒,所以木耳大可放心凍到冰箱裏短期保存。

總之,發好的黑木耳一次食不完,可以短暫保存於冰箱內,也可放在開水中燙1分鐘,涼透後放入冰箱,或將其曬乾。不過,畢竟是泡發過的,最好短期內食完。當然,最根本的解決辦法還是要控制用量,即食即泡,泡發時水溫和環境溫度不可過高,如用放涼過後的開水泡發更佳。另外,保持廚房環境衛生,容器乾淨,也可以減少黑木耳被污染的可能。

圖文來源:中國科協2020年度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項目、華南農業大學暑期三下鄉食品學院一起來康康隊

本期作者:陳少華 趙力超

圖片創作:吳雪嬌

指導老師:趙力超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