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健康護佑孩子一生!教您6招,預防兒童齲齒
問:“醫生,爲什麼我有蛀牙呢?蛀牙是怎麼回事?”
答:“蛀牙,醫學上稱爲‘齲齒’,牙齒髮生了齲病,就成爲‘齲齒’。從古代的文字結構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人認爲,齲齒就是牙齒裏鑽進小蟲子了。”
齲齒是由細菌引起
那齲齒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
其實,齲病是由細菌引起的,並且是細菌和糖共同作用的結果。但“蛀牙”這個名詞,因爲過於生動,就被大家廣泛應用了。
齲齒,是很多人一生都繞不開的話題。
2017年發佈的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近4成的12歲兒童恆牙有齲;超過7成的5歲兒童乳牙有齲,十年來,兒童患齲情況呈現上升態勢。
齲齒的形成就像老鼠鑽洞一樣,由淺入深,由小到大,而且經常表面看起來不太明顯,深部的齲壞已經很大了。
齲病會一步一步掏空牙齒
齲病輕重程度的區分,在醫學上分爲淺齲、 中齲、深齲。
淺齲:齲壞限於牙釉質,有很小、很淺的洞,沒有自覺症狀,探查也沒有反應。
中齲:齲壞已經達到牙本質,有明顯的齲洞,對外界的冷熱酸甜刺激有感覺,尤其是對甜的更敏感。
深齲:齲壞已經達到牙本質深層,有較深的齲洞,距離牙髓很近,對外界刺激反應更敏感。
三類兒童易患齲齒
一般來說,有三類兒童最容易被齲齒找上。
1、飲食習慣不良
喜歡食用甜點、飲料等含糖量較高的食物,尤其是每天進食零食超過3次的兒童。
2、口腔衛生欠佳
不刷牙或刷牙效果不好。
3、抗齲能力較差
如唾液分泌較少,牙齒排列不整齊,或牙齒髮育不良等。
別等到“殺神經”才重視
齲病嚴重了,神經也會跟着疼,這就得談到“殺神經”了。
人們常說的 “殺神經”,在醫學上被稱爲“根管治療術”。
牙齒並不是實心的,中空的位置充滿了牙髓,牙髓中有神經、血管等組織。一旦齲病進展到了牙髓,就會導致牙髓炎,那麼醫生只能把感染的牙髓去掉,對已污染的髓腔和根管進行消毒滅菌,並用對人體無害的材料把它嚴密充填,這個過程就是“根管治療”。
根管治療術的步驟:
發現牙神經發炎→打開牙髓腔,取出發炎神經→根管清理與消毒→根管充填→封閉牙髓腔→戴牙冠保護
做完根管治療的牙齒通常需要做牙冠(牙套),因爲牙髓沒有了,牙齒失去了營養的支持會變得脆一些,容易折斷,牙冠(牙套)相當於牙齒的防護帽,讓咀嚼過程更加安全。
根管治療後,尤其是根尖周炎的患者可能還需要拍X線片複查,週期一般爲三個月、半年、一年、兩年或更長。
一般什麼情況下需要根管治療呢?
1、牙髓炎
有的人牙髓發炎會疼到難以忍受的劇烈程度,也有的人牙髓炎雲淡風輕,毫無感覺。因爲牙髓炎分急性、慢性。一旦醫生確診爲牙髓炎,都要進行根管治療。
2、根尖周炎
牙髓感染的時間長了會慢慢壞死,不及時控制,炎症繼續發展,會侵犯牙根周圍的骨組織,這時候如果再不進行根管治療,那麼牙齒慢慢也就土崩瓦解了。
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牙齒都可能帶來劇烈的疼痛。這個時候,牙齒裏類似高壓鍋煮肉,在牙齒這個基本密閉的空間裏,牙髓內的液體迅速增多,壓力驟然增大,它的能量無處宣泄,造成人的疼痛無法形容。這種情況必須儘快去醫院接受緊急開髓處理。
預防牙髓炎,做到這六點
既然牙髓發炎這麼可怕,治療這麼複雜,那麼爲什麼要等到牙齒髮炎再治呢?兒童應該保護好自己的牙齒,避免齲病和牙髓炎的發生。
①進行充分的咀嚼訓練。3~6歲兒童不要只吃軟爛精細的食物,可以適當食高纖維素、有韌性的食物。牙齒多咀嚼,有利於頜骨和麪部發育。
②食完喝完要漱口。每次進食後用溫開水充分漱口,減少食物殘渣的殘留。喝完飲料和牛奶也要漱口。可以用清水或白開水漱口,不建議使用含藥物成分的漱口水。
③控制每天零食的次數。零食最好一次食完,切記不要“零食一時爽,一直零食一直爽”。食完零食之後,也要用白開水漱口,學會鼓起腮幫子漱口。不管食什麼,最後要以白開水結束。
④睡前刷牙後杜絕零食。
⑤使用牙線。由於乳牙形態和排列的特點,兒童食東西非常容易塞牙,牙縫是食物殘渣的主要據點,是兒童發生齲齒最常見的部位,必須用牙線來清除。
⑥3~5歲的兒童會想嘗試自己刷牙,爲了保證清潔到位,家長要在兒童自己刷牙後,再幫忙刷一遍。因爲兒童手指靈活度差,不太可能完全刷乾淨牙齒。
作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口腔醫院口腔預防科主任劉敏
審覈: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北京大學口腔醫院預防科主任醫師榮文笙
策劃:譚嘉 餘運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