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回不去的肚子,可能不是因爲胖,而是……
每位女性都會憧憬這三個場景: 1.披着白紗幸福地成爲人妻。 2.長胎不長肉式孕育。 3.如少女般抱着可愛的孩子,親友送上一句:“天啦,你哪裏像生了孩子!”
這三個階梯式的成長,都與美麗相關。每一份美麗背後,都有不爲人知的付出。從新娘到辣媽,美麗的代價也越來越大。
本以爲寶寶出生後,隆起的腹部會有朝一日恢復往昔的平坦。可是等了一個月、三個月、半年……肚子還是頑強地保持着蓬鬆的狀態!這個時候,你可能需要考慮一個專業問題:腹直肌分離。
什麼分離?
腹直肌!
妊娠時,尤其是到了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宮會使腹壁擴張延伸,兩側的腹直肌會從腹中線——也就是腹白線的位置,向兩側分離。正常情況下,產後腹壁會逐漸恢復,腹直肌會再向中線靠攏,通常半年到一年即回到原先位置。
但如果遇到腹壁本身薄弱或者雙胞胎、胎兒過大、羊水過多或者多次生產等情況,產後半年腹直肌仍然不能回到原先位置的,稱爲產後腹直肌分離症。
不要以爲腹直肌分離僅僅就是不美。鬆弛的腹部肌肉不能馬上恢復到原有的形態和位置,從外表上看,腹部鬆弛隆起,影響美觀。更重要的是,還會出現核心肌羣無力、腹腔內器官下移等問題。同時,腹直肌拉長無力可致骨盆前傾,腰痠腹軟,走路無力。嚴重者可影響盆底肌,使其鬆弛,可出現咳嗽時漏尿,甚至出現腹疝。
更讓人頭疼的是,如果不主動訓練,促進腹直肌分離恢復,腹直肌分離的間隙會逐漸被脂肪組織填充。哎,腹部出現明顯的鬆垮褶皺,凸起的肚皮怕是再也收不回來。
一分鐘自測
四步搞定
天哪,別說了!想都不敢想!
好奇自己到底是不是腹直肌分離?
往下看——
新手媽媽們可以跟隨以下步驟進行一分鐘自測。
1.平躺在地面上,屈膝踩地,放鬆腹部。
2.一手在頭後,一手手心面向頭,手指放在下腹(肚臍下)正中間(腹直肌的連接點上)。
3.先輕輕擡起頭部,然後一點點擡起上身。讓手指感覺到腹肌,在肚臍下3釐米~5釐米的地方,反覆感覺腹肌的空間。
4.一部分人會感覺手指陷入腹肌中,兩邊的腹直肌明顯包裹着手指。確認在這個縫隙裏能插入幾個手指,小於2指的人可以進行腹部練習。大於2指的人,能插入的手指越多,說明腹直肌分離得越嚴重,要嚴禁後彎和卷腹部練習及下腹的扭轉,及時找專業醫生進行腹直肌分離調整。
真是分離!
還能“團聚”嗎?
如果通過上面測試,發現自己存在腹直肌分離,該怎麼辦呢?還能恢復正常嗎?
前期合理使用束腹帶,可以防止臟器下垂!但切忌綁太緊,這會加大腹壓,造成盆底肌損害。注意!束腹帶不能代替腹直肌、腹內外斜肌的主動恢復。腹直肌分離的恢復,腹橫肌與腹斜內外肌的訓練纔是真正的重點。
請看專業康復醫師給出的建議:
1.腹式呼吸激活腹橫肌。
2.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按照腹橫肌、腹內外斜肌的走向,激活各肌肉後,再通過對腹直肌的拉伸刺激,促使腹直肌分離的修復。
3.配合相應的核心運動,鍛鍊核心肌羣。
4.通過鍼灸及康復推拿進行治療。
5.如康復治療無法解決,那就需要手術治療了!
辣媽養成記
太專業了!那鍛鍊之後依然大腹便便是爲什麼呢?
那,只能是因爲你真的胖了,最後請看——
重回少女腰身的必殺技
存在腹直肌分離的媽媽們,經過修復後還存在脂肪堆積、腰腹部凸出的問題,或者通過檢測排除了腹直肌分離,想盡快重回孕前身材,怎麼做呢?在此嚴肅地告訴你們:你們需要專業的產後康復訓練!
產後運動康復,不僅能幫助新媽媽恢復身材,還對懷孕後改變的胃腸、膀胱及血液循環等都有重要的作用。產後42天~6個月內是產後恢復的黃金時期,不論是自然生產或剖宮生產的媽媽,有一定運動量的運動最好是在坐完月子後再進行,先確認自己的健康沒有問題,務必循序漸進、量力而爲。若是生產後傷口較大或者剖宮產者,則需要推遲運動時間。
產後運動的兩個階段
1
第一階段
從產後3天~3個月,主要包括腹部肌肉運動、骨盆腔底部肌肉訓練、腿部肌肉運動、胸部運動等。第一階段的運動最好在牀上做,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決定運動量的大小,以不累、不痛爲原則。
2
第二階段
從產後3個月~6個月,這一階段主要進行全身肌肉力量的恢復訓練,並進一步加強腹部和骨盆腔底部肌肉鍛鍊,運動量根據個人體能而定。
特別推薦以下動作
擡頭:吐氣並只將頭擡起地面,同時雙手溫和地將腹直肌往中線推,然後緩慢低頭並放鬆。
骨盆時鐘運動:屈膝仰臥,想象下腹有一個時鐘的面,肚臍爲12點,恥骨爲6點。開始溫和地在12點和6點間來回運動,然後在3點鐘至9點鐘來回運動,最後以順時針12點、3點、6點、9點再返回到12點方向運動,然後反方向運動。
仰臥臀橋運動:屈膝仰臥,骨盆後傾,然後將骨盆擡離地面。可保持臀橋姿勢,並交替屈曲和伸直上肢。
四足爬跪擡腿運動:雙手和膝關節着地,先骨盆後傾,然後慢慢擡起一側下肢,擡起高度不能高於骨盆,保持骨盆後傾,然後讓下肢慢慢下降。
下蹲運動:背部靠牆站立,雙腳與肩同寬,背靠牆下滑,髖和膝屈曲,然後再滑回上方。
肩胛骨後縮:可在俯臥位,然後肩關節外展,肘關節伸直,然後做肩胛骨後縮的動作。如果俯臥位有難度,可以換坐位,做肩胛骨後縮的運動。
盆底肌訓練:不管是否表現出盆底肌無力症狀,盆底肌肌肉訓練都是一項有價值的產後康復訓練方式。
寫在最後—— 辣媽養成的五句箴言:★ 孕期合理飲食,控制體重。★ 產後及時複查,出現子宮復舊不良、腹直肌分離等,及時處理。★ 產後早開奶,管住嘴,邁開腿。★ 合理利用束腹帶,但不依賴束腹帶。★ 激活你的腹直肌、腹斜肌。
策劃 │ 王丹 餘運西
作者 | 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東西湖醫院
乳腺科 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