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鐵鍋炒菜可以補鐵?
鐵鍋曾是家中廚房必備用品,縱使在不鏽鋼鍋、不粘鍋等改進型產品大量湧現的今日,鐵鍋在許多普通消費者的心裏仍然佔有一席之地,有人是因爲情懷或習慣,有人是把鐵鍋當成補鐵、預防缺鐵性貧血的利器,那麼,鐵鍋炒菜真的能補鐵嗎?
想要通過食物補鐵之前,我們先來預熱瞭解一下如何補。人們所需鐵主要依靠食物供給,食物中的鐵分爲血紅素鐵(屬二價鐵)和非血紅素鐵(屬三價鐵),血紅素鐵豐富存在於動物肌肉、內臟、血液中,可被直接吸收,且吸收率高,而非血紅素鐵主要存在植物性食物,難以被人體吸收利用,必須要還原成二價鐵才比較容易被吸收。簡言之,想要有效補鐵,應該增加血紅素鐵(二價鐵)的攝入。
預熱完讓我們回到正題,首先,鐵鍋炒菜確實可以增加菜餚裏面的鐵含量。我們在炒菜時鏟子不斷地刮蹭鐵壁,難免會有微量鐵屑承受不住你的洪荒之力掉下來,自然這部分鐵屑就會進入到菜餚中,倘若碰到含酸性物質的食物還會變成鐵離子,進而增加菜餚中的鐵含量。
既然鐵含量增加了,是不是就能補鐵了?非也非也。
第一,非常遺憾地告訴你,鐵鍋炒菜中增加的鐵主要爲三價鐵,難以被人體吸收,吸收率僅2%-3%,吸收有限,不能起到理想的補鐵效果。
第二,鐵鍋炒菜中的鐵不僅質不行,連量也不夠,鐵鍋炒菜增加的鐵含量微乎其微。鐵鍋中的鐵進入食品的機率主要取決於食物與鐵鍋接觸的時長、接觸面積、食物的性質(酸度),當然,大力點用鏟子蹭鐵鍋說不定更實用。但是試想一下,你得用多大勁、炒多久才能把丁點的鐵屑弄下來,這麼辛苦,還抵不上食口肉補的鐵多呢!
因此,想通過鐵鍋炒菜的方式來補鐵、預防缺鐵性貧血是行不通的,所以咱們就別和鐵鍋較勁了,食肉不是更快樂嗎!
本期作者:趙力超 李清嵐
審稿:趙力超 | 美編:陳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