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雞肉味調味料——雞精、雞粉、雞膏知多少

盤點雞肉味調味料——雞精、雞粉、雞膏知多少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節奏的加快,營養價值高、食用便利和安全衛生的雞肉風味方便食品、休閒食品產量逐年增加,從而帶動雞肉味調味料產業的發展。

雞精和雞粉都是生活中常見的調味品,在做菜的時候很多人都喜歡放雞精或者雞粉來提味。雞汁是第四代調味品,經歷了第一代味精、第二代特鮮味精、第三代雞精、雞粉,在前三代的基礎上,採用現代生物技術工藝研製開發的全新的調味品。那麼雞精、雞粉、雞汁有什麼區別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雞精

雞精是以新鮮雞肉、雞蛋、雞骨粉末或雞骨肉濃縮抽提物爲主要原料, 輔以鹽、鮮味劑(味精、呈味核苷酸等), 並添加賦形劑、香辛料或食用香精等增味、增香劑、經混合、制粒和乾燥等工藝加工而成的一種具有雞肉鮮、香風味的複合調味劑。

雞粉

雞粉是選用上等的鮮雞作爲原料,配合多種複合調味料,再經過生物分解、真空濃縮及噴霧乾燥等現在高新技術加工進行精製而成。

雞汁(醬、膏)

雞汁也稱雞汁調味料,是以磨碎的雞肉或雞骨或其濃縮抽提物以及其他輔料等爲原料,採用酶解抽提技術,添加或不添加香辛料和(或)食用香料等增香劑加工而成的,具有雞的濃郁鮮味和香味的汁狀複合調味料。雞汁是第四代的調味品。它是已經歷了第一代味精、第二代特鮮味精、第三代雞精、雞粉。雞汁是在前三代的基礎上,採用現代生物技術工藝研製開發的全新的調味品。

雞精與味精的區別

味精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MSG), 是以碳水化合物(澱粉、糖蜜等)爲原料, 經微生物發酵再經提煉精製而成, 或水解植物蛋白質加工製得的產品, 是一種鮮味劑。而雞精是多種呈味物質綜合作用的結果, 既有雞肉香味, 又有味精的鮮味。它充分地利用了味精和呈味核苷酸的鮮味相乘效應, 具有強烈的增鮮作用, 其鮮度可比純味精高很多倍。

雞粉與雞精的區別

常有人把雞精與雞粉混淆。雞粉與顆粒狀雞精有一定相似之處, 它們都是有雞味的調味料, 但在配料、生產工藝、產品形態、風味及用途上存在較多的差異。雞精產品更加註重鮮味, 故味精含量較高, 而雞粉則着重產品具有雞肉的自然鮮香。雞粉比雞精含有更多的新鮮雞肉,其雞肉含量是雞精的3倍之多,烹飪方式更健康。雞粉比雞精顆粒細膩,更加容易溶解和入味。可以完全代替雞精使用。

雞汁和雞精、雞粉的口感對比

雞精呈顆粒狀,味精含量大於35%,食鹽含量小於40%,主要的載體爲澱粉及其他碳水化合物,主要呈味物質以分子形式存在,氨基酸類物質以分子級別呈鮮,適口感比較強烈,鮮味重。然而對於水分不充足不能徹底溶解雞精的涼拌菜、速食類就形成使用雞精之後溶解不徹底、口味不一致的現象。

雞粉以粉狀形式存在,仍有大量澱粉及其他碳水化合物作爲載體,脂質感強一些,由於雞粉所含味精的含量較低,肉味顯得突出。呈鮮物質仍然是分子級別呈鮮,仍具有雞精溶解增鮮一樣的不足之處。

雞汁則以汁、醬、膏狀形式存在,食鹽和味精含量均在20%以內且均以鈉離子、氯離子、穀氨酸根離子形式存在,以離子狀態呈鮮,口感較好,鮮度柔和,尤其是在50%左右的水充分溶解食鹽、味精、呈味核苷酸二鈉、雞肉濃縮提取物、雞肉香精香料的作用下,使用過程是濃縮雞汁的稀釋過程,而不需要呈味物質再度電離,也就使肉味醇和、口感醇厚。

雞汁的優勢

1、雞汁採用真材實料加現代工藝,保持雞肉原有的營養成份;天然雞肉蛋白爲原料,含量高、質量好,是天然健康的調味品。

2、雞汁包裝更方便實用,更易保存。

3、雞汁體現了肉香、骨香、脂香的複合口感,味道純正、濃郁而持久,厚味及回味優於其他複合調味品。

4、雞汁無大量懸浮物,溶解後形成均勻、濃而不淡的肉湯,保證了每一滴湯的口感和濃度一致,使用時不會產生鍋焦糊或留下大量的殘渣,因而不會浪費其有效成份。

5、雞汁採用國家行業標準《雞汁調味料》SB/T10458規範化生產,保障了產品的優秀品質和質量安全。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