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治療癌痛,避開這些誤區!

科學治療癌痛,避開這些誤區!

癌痛是疼痛的一種,是指腫瘤直接引起的或腫瘤治療導致的疼痛,約80%的晚期腫瘤患者會經歷中度至重度的疼痛,而50%的晚期腫瘤患者報告疼痛控制不充分。

我們常將癌痛分爲三類:第一類是指由腫瘤直接壓迫神經、臟器引起的疼痛,佔75%~80%。癌症的特點是容易轉移,轉移到哪裏就引起哪裏疼痛。轉移到骨頭引起骨痛;壓迫到脊髓、神經,可引起神經痛;轉移到大腦,就會引起頭痛。第二類是腫瘤治療引起的疼痛,包括放療、化療、手術等在內的治療措施也會導致疼痛的發生。儘管是治療引起的,但醫學上也將其歸結爲癌痛的範疇。第三類稱爲“癌症無關性疼痛”。晚期腫瘤患者的身體逐漸變得虛弱,正常的抗病能力、抗痛能力都會降低,容易感染帶狀皰疹等病毒,出現帶狀皰疹神經痛等。這類疼痛就叫做“癌症無關性疼痛”,通常也會放在癌痛的範圍內進行治療。

別被癌痛輕易擊垮

癌痛是由癌症引起的疾病,國際上已經把癌痛當作一個獨立的疑難疾病來治療。有的患者認爲癌症治好了,癌痛自然就能消失,或者以爲疼痛只是治標,控制腫瘤比控制疼痛更重要,只有當疼痛劇烈時才用鎮痛藥物,而且鎮痛治療能使疼痛部分緩解即可。但現實中有非常多的癌症患者,因爲疼痛控制差,出現失眠、食慾減退、疲勞和乏力,甚至出現恐懼、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有人還由此產生了自殺的念頭。

舉例來說,假如患者得了惡性程度很高的癌症,比如胰腺癌,本來至少有半年或一年以上的存活期,但讓患者徹夜難眠的極度嚴重的疼痛,可能只需一週時間就可以完全摧毀這個人。如果忍住疼痛不治,將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質量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一旦有了癌痛,治療時機是越早越好。如果你不抗擊癌痛,癌痛將會擊垮你。

國內外有很多臨牀實踐和科學實驗表明,科學的癌症治療方案,加上良好、規範的疼痛治療,遠比只治癌不治痛效果好。對患者來說,治療癌痛不僅可以提高生活質量,生存期也會得到延長。

合理、規範控制癌痛

癌痛影響人體的許多功能,包括性格、情緒、行爲、社會關係和工作能力。控制癌痛需要多學科團隊共同管理,包括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藥劑師和心理學家。目前,治療癌痛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幾點。

病因治療

在當前的醫療技術條件下,手術切除、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手段單獨或聯合使用,不僅能在很大程度上殺滅腫瘤,延長患者的生存期,而且對腫瘤引起的各類疼痛,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口服藥物治療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三階梯”癌痛治療(將癌痛症狀分爲輕度、中度、重度三個階梯,每一個階梯使用相應的鎮痛藥物),並引入了五項基本原則:“無創給藥”“按時給藥”“按階梯給藥”“藥物劑量個體化”和“關注具體細節”。遵照這些原則,在正確的時間以正確的劑量使用正確的藥物,可有效緩解80%~90%的癌痛。

特殊治療方法

(1)患者自控鎮痛(PCA):對於不能口服或口服療效不佳的重度癌痛患者,可採用經皮、皮下、靜脈、椎管內給予阿片類藥物。如採用患者自控鎮痛(PCA)泵置入皮下、靜脈或椎管內,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患者經濟條件允許時,還可以置入永久性嗎啡泵。

(2)神經阻滯或神經化學性毀損技術:內臟神經阻滯或毀損對腹腔或盆腔惡性腫瘤引起的疼痛十分有效,尤其是胰頭癌;軀體神經如肋間神經阻滯或毀損對肺癌、乳腺癌侵犯肋間神經引起的疼痛有效。

(3)射頻熱凝消融:這是目前治療癌痛的物理學新方法,主要用於惡性腫瘤引起的神經根性痛、骨轉移疼痛或交感神經節毀損。也可以實施背根神經切斷等,有時可以提供長達幾個月的鎮痛作用。疼痛再出現時可以重複射頻熱凝消融治療。

(4)經脊髓、顱內電刺激:激活下行調節系統及抑制交感神經傳出系統,可用於治療頑固性癌痛。

(5)粒子植入治療:對於晚期腫瘤患者的頑固性疼痛,也可以試用在病竈內植入放射性粒子碘-125,使病竈縮小,神經受壓減輕,達到止痛的目的。

避開癌痛治療誤區

誤區一

只有到忍受不了的時候才用止痛藥。

只要有異常的疼痛,就要治療,絕不能忍受。如果忍受疼痛的時間過長,會降低身體的抵抗力,胃腸功能也會受影響。所以,現代醫學的觀念是,有了疼痛症狀要就醫,不要強忍着。

誤區二

鎮痛治療使疼痛部分緩解即可。

鎮痛的目標是緩解疼痛、改善功能,達到無痛睡眠——無痛休息——無痛活動的標準。

誤區三

非阿片類藥物比阿片類藥物更安全。

長期接受鎮痛治療者,用阿片類藥物更安全有效。阿片類藥物的鎮痛效果顯著,無封頂效應,長期用藥對胃腸、肝腎功能無影響,各方面均優於非阿片類藥物。

誤區四

長期使用阿片類藥物怕是會上癮。

長時間的非醫療性用藥被稱爲藥物濫用,藥物濫用後可形成耐受性和依賴性。惡性腫瘤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不屬於藥物濫用後的成癮。並且,用藥劑量一般不會很大,規範化用藥的成癮風險極低,小於4/10000。

誤區五

食止痛藥出現嘔吐、便祕等症狀,立即停藥。

有些藥物,如阿片類藥物,的確可以引起噁心嘔吐、便祕等。在用藥初期,我們可以針對這些症狀做一些對症處理。隨着用藥時間延長,這些症狀會逐步減輕甚至消失。因此,出現症狀不建議立即停藥。

誤區六

使用藥物後仍有疼痛,就立即換藥。

初次用藥必須掌握好劑量和用藥時間,嗎啡形成耐受後必須加大劑量,才能達到初次用藥的效果。不可輕易認爲藥物無效,同時必須嚴格按照醫生處方上的時間用藥,纔可保證血藥濃度達到有效值。初次用藥後,如果仍有劇烈疼痛,可以按醫囑臨時增加即釋型藥物。

來源:《大衆健康》雜誌

作者:湖南省腫瘤醫院疼痛安寧病房副主任 周志國

審覈: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

湖南省腫瘤醫院副院長 諶永毅

策劃:吳衛紅 譚嘉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