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髖部骨折,到底有沒有必要進行手術?
人們常說的“人生最後一次骨折”
是指老年人髖部骨折
髖部,也就是聯結大腿和臀部的部位
可以說是人體上半身的“承重牆”
一旦這裏骨折
就無法站立和行走
甚至連坐起來
翻身都很困難
… …
隨着社會的發展
人類壽命的延長
人口老齡化已成爲必然趨勢
而老年骨質疏鬆症的頻繁發生
也造成老年髖部骨折的發病率在逐年上升
據統計老人髖部骨折後一年的死亡率高達50%
這可是高於不少癌症的
髖部骨折後
有些老年人出於對手術的恐懼
寧願終日臥牀
也不願意做手術爭取重新站起來的機會
這種做法很危險
往往會錯過最佳治療期
所以
患者及家屬科學認識髖部骨折
很有必要
●●●
什麼是老年髖部骨折?
老年髖部骨折是指60歲以上的老年人所發生的骨折,老年髖部骨折一般包括股骨轉子間的骨折和股骨頸的骨折,還包括股骨頭骨折和股骨轉子下等四部分骨折。
髖部骨折部位圖
老年髖部骨折隨着人口老齡化的到來,發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主要是因爲跌倒或者意外交通事故等引起骨折,最常見的部位就發生在轉子間骨折和股骨頸的骨折,這兩個地方骨折是最常見的,骨折以後老年病人本身基礎病比較多,身體狀況又不好所以臥牀不起,就會出現很多併發症,像褥瘡、肺炎、泌尿系感染、心腦血管意外等,最嚴重的併發症是肺栓塞、心梗,這些都是造成死亡率提高的因素。
股骨頸骨折
所以有人又稱作這是人生的最後一摔,對於老年髖部的骨折現在都主張要儘早儘快的手術治療,避免或減少併發症的發生和死亡率的降低,最大限度的降低死亡率。
對老年股骨頸骨折,多采用假體置換(人工股骨頭、全髖)或內固定手術(空心螺釘、動力髖螺釘)。對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多采用閉合復位髓內釘或側方釘板系統固定。這類微創手術,在30分鐘左右完成,大多數老年患者都能耐受。
現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已經成爲治療股骨頸骨折的非常成熟的一種技術。並且現在國內這種技術也已經非常普遍,效果非常好。病人通過手術以後,通常第二天就能下地了。這樣就能儘早的讓老人從骨折受傷的這種狀態恢復到其受傷以前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