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髮!痤瘡!腳氣!夏天裏這些從“頭”到“腳”的苦惱怎麼破?
脫髮、痤瘡、腳氣,看起來是“小病”,可是一旦嚴重起來“真要命”,恰恰夏天又是這些疾病的高發季。分享實用的妙招,助您早日擺脫從“頭”到“腳”的困擾。
脫髮
要怎麼留住你 我的頭髮
我國脫髮人羣每年以20%~30%的比例遞增。“美少女要禿了”“九零後開始脫髮了”……脫髮豈止夏日?那是一世難題。也許現在還不能讓你“欣欣向榮”,但是如果你在二三十歲就“聰明絕頂”,合理護髮、科學治療可以讓你五六十歲還“稀鬆平常”,甚至“重現生機”。
脫髮和氣候與生活習慣相關
夏日脫髮問題顯著,是和高溫、日曬、皮脂分泌,以及飲食、睡眠、洗浴等生活習慣密切相關。
引起脫髮的疾病很多,以雄激素性脫髮最爲常見。雄激素和遺傳因素決定了脫髮的發生,精神因素和營養狀況等其他因素加劇了脫髮的發展。熬夜、緊張、焦慮、疲勞等會使內分泌失調、雄激素分泌增加;口味重,如燒烤、擼串等油膩、刺激性食物會影響皮脂腺分泌;高溫、多汗也會增加皮脂分泌,加重脫髮;日曬、洗髮不當、燙染等均加劇了頭髮的損傷。
“你好,頭髮纔好”
絕處逢生談何容易?食好、睡好、精神好……你好,頭髮纔好。防禿固發,安然度夏。
修養生息從頭髮做起。如何正確洗髮、護髮?找到適合自己的洗髮用品、洗髮頻率,使頭髮即不油膩又不幹燥。洗髮時,先用水將頭髮打溼,再用香波揉搓約1 分鐘,最後清水沖洗,水溫不超過40攝氏度。長髮、枯燥的頭髮可以用護髮素再打理一遍,使頭髮順滑。善待頭髮是養髮生髮的基礎,應減少染髮、燙髮頻率,避免日曬、避免生硬地梳理牽拉。
治療雄激素性脫髮的藥物主要有:外用米諾地爾液;男性可口服非那雄胺;女性可以用螺內酯,併發痤瘡和多毛的患者可口服達英-35。切記,上述藥物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植髮適用於經過藥物治療後,病情穩定而且有足夠可供移植的毛髮來源的患者。重度患者還可以用發片、假髮等進行掩飾。未來治療雄激素性脫髮寄希望於基因技術。
痤瘡
科學“戰痘”攻略
科學護膚,適度清潔
在很多人的印象裏,痘痘是因爲油脂引起的,所以就要多洗臉,並且使用清潔力強的產品纔行。事實上,洗臉次數並非越多越好,過度清潔可能破壞皮膚屏障,引起更嚴重的皮膚問題。日常應當選用溫和、不刺激的潔面產品,每天用溫水洗臉1次~2次即可,避免過度清潔。清潔後,不要忘記及時補水保溼,保護皮膚屏障。需要強調的是,應謹慎使用化妝品,儘量減少化妝時間,避免由於化妝品使用不當引起的痤瘡。
勤換口罩,通風透氣
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的透氣性差,長時間佩戴加上夏季溫度高會造成口罩內的悶熱、潮溼,在這種情況下皮膚屏障更容易出現問題,導致痤瘡的發生。因此,在佩戴口罩前,適當塗抹護膚霜,使皮膚表面形成一層脂質膜,從而減少刺激;還應注意定期更換口罩,並每隔2小時~3個小時找空曠無人的地方摘下口罩,讓皮膚能夠通風、透氣。
清淡飲食,少喝牛奶
“戰痘”之疫一定要在飲食上特別注意。日常飲食儘量以清淡爲主,避免食用過多油膩、高糖以及辛辣刺激等食物。另外,牛奶也可能是造成痘痘的原因之一,因爲牛奶等乳製品有較強的促胰島素分泌作用,所以痘痘嚴重時,應適當少喝牛奶。
規律作息,放鬆心情
長期的精神緊張、焦慮以及壓力過大會導致皮脂腺分泌旺盛,甚至內分泌失調,這些都是加重痤瘡的重要因素。因此,保證充足的睡眠和愉悅的心情對於“戰痘”也十分重要。每日保證規律的作息,切忌熬夜。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能夠改善皮膚問題,對於全身健康也是非常有益的。
敲黑板!!如果面部痤瘡問題非常嚴重,尤其是紅腫炎症程度重,切記不要自己用手去擠壓,這樣不僅容易感染還可能留下瘢痕。發生上述情況應該及時就醫,到正規醫療機構尋求皮膚科醫生的幫助。
腳氣
癢起來真要命 治不好還易傳染
夏季多髮間擦糜爛型
足癬是多由皮膚癬菌感染引起的淺表真菌感染性皮膚病,表現爲足底及間趾的水皰、脫皮、浸漬糜爛、角化、脫屑及裂口,常伴明顯瘙癢,具有傳染性。
根據皮損不同,足癬可分爲三種類型:鱗屑角化型(冬季多)、水皰型和間擦糜爛型(夏季多),但這些類型常有交叉和重疊。
間擦糜爛型好發於足趾間特別是第4趾、5趾間,常表現浸漬、糜爛,還可表現爲跖部成簇水皰,伴劇烈瘙癢和疼痛,如治療不及時或處理不當,常有合併症發生,常見的有:繼發細菌感染,常導致膿皰、紅腫、淋巴管炎,甚至引發丹毒和蜂窩織炎;溼疹化,損害部位繼發水皰、糜爛、滲出和結痂等多形性損害;癬菌疹,多發生在急性活動期,屬於對皮膚癬菌的變態反應,在手掌對稱密集出現丘疹、丘皰疹、小水皰等損害,伴強烈瘙癢,嚴重時可泛發全身。
治療遵循“足量足療程”
治療間擦糜爛型足癬時,應先使用有收斂消炎作用的溶液溼敷(硼酸或雷呋奴兒),待創面乾燥後,再抗真菌治療。如出現合併症,應及時到醫院進行規範診治。足癬治療應遵循“足量、足療程”原則,一般外用藥需連續使用4周,必要時應聯合口服抗真菌藥。家庭成員、寵物如有類似感染,也應同時規範治療,減少傳播風險。
預防足癬應從日常生活細節做起。首先應注意不與他人共用鞋襪、拖鞋等日常生活物品,在公共衛生場所應自備拖鞋,儘量不要裸足行走;其次應穿着透氣性好的鞋襪,保持其乾燥,避免足部長時間浸水;再次應抑制多汗,可使用痱子粉或硝酸咪康唑散等止汗乾燥抗真菌粉劑。
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潞河醫院 鄭玲玲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朱威 李曼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 楊秀敏
審覈專家:首都醫科大學皮膚病與性病學系名譽主任連石 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皮膚科主任崔勇
策劃:王丹 方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