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有女兒的家長別猶豫
千金、公主、小棉襖
被“富養”的女兒
怎麼能少了健康保障
有女初長成
宮頸癌疫苗打了嗎
全球194個國家的承諾
在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中,宮頸癌發病率最高,嚴重威脅着女性的健康。隨着兩癌篩查(宮頸癌和乳腺癌)的推廣,目前宮頸癌發病率有所下降,從每年15萬例新發病例降低到了每年11萬例左右,儘管在逐年下降,但防治形勢依舊嚴峻。
全球癌症統計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新發宮頸癌約60萬例,因宮頸癌死亡人數高達34萬人。在我國,情況同樣不容樂觀。2020年,中國宮頸癌年發生病例約11萬例,死亡病例5.9萬例,相當於每5分鐘就有1名婦女罹患宮頸癌,每9分鐘就有1名婦女死於宮頸癌。
宮頸癌對女性及其家庭的危害不言而喻。早期宮頸癌可以通過手術切除;一旦進展到晚期,單純靠手術難以解決問題,還要配合放化療。放療會對女性卵巢造成破壞,影響育齡期女性的生育能力,且晚期宮頸癌治療後也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期限,由此可見,這個疾病對於個人以及家庭都是一場災難。
2020年11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啓動了《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包括我國在內的全世界194個國家首次承諾要消除這種癌症。
查出HPV感染先別慌
1974年德國科學家Harald Zur Hausen提出高危型的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是導致宮頸癌的原因,並通過研究證實了這一關係,他也因此獲得了200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目前,經過科研、臨牀證實,80%~90%的宮頸癌發生跟高危型HPV持續感染有關,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宮頸癌的發生跟HPV感染無關。
HPV是最常見的生殖道病毒,目前已知的HPV有超過200種型別,根據致癌性的不同,可分爲高危型和低危型。其中14種高危型HPV持續感染是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的主要原因。有正常性行爲的女性一生中感染至少一種型別HPV病毒的機率高達60%~80%。
HPV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少部分通過其他途徑傳播。
那麼,是不是感染了HPV病毒一定會得宮頸癌呢?當然不是。所有人羣中HPV感染的發生率爲10%~15%,但是宮頸癌在整個人羣中的發病率大概爲10萬分之10~15。可見,絕大多數感染者並沒有發展爲宮頸癌。
這一方面是因爲只有高危型的HPV病毒纔會導致宮頸癌,另一方面是因爲很多人感染HPV只是一過性,並不會造成持續感染,可在1~2年內自行轉陰,僅有5%~10%的HPV感染會持續。因此,一旦查出HPV感染,大家也不必過分恐慌。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一過性的HPV感染導致宮頸癌的機率比較小,但是一旦伴有陰道炎症,就容易造成HPV持續感染不容易轉陰。所以,陰道炎症應該及早地治療,以促進HPV轉陰,以免發展成宮頸癌。
疫苗 早接種早受益
接種HPV疫苗是預防宮頸癌最具成本效益的重要手段。鑑於性接觸傳播是HPV病毒的主要傳播方式,WHO建議:9歲~14歲未發生性行爲的女孩爲首要接種對象。預防宮頸癌,越早越好!
爲達成在本世紀末消除宮頸癌的目標,WHO擬定了2030年的階段性目標,包括一級預防:9歲~14歲女孩HPV疫苗接種率達到90%;二級預防:35歲~45歲女性接受高精確度的宮頸癌篩查率達到70%。
儘早接種HPV疫苗,加強一級預防,防患於未然,是消除宮頸癌最重要的一步。
HPV16和18型作爲最主要的高危型別,導致了我國84.5%的宮頸鱗癌。目前我國已批准上市的二價、四價、九價的HPV疫苗,在免疫原性以及預防16、18型HPV相關宮頸癌的效力和效果方面無顯著差別,都可預防大多數的宮頸癌和癌前病變。大家可以根據疫苗資源和自身經濟條件靈活選擇,最重要的是儘早接種儘早受益。
HPV疫苗的保護效力與疫苗裏的成分有關,疫苗的主要成分包括抗原和佐劑,合適的抗原可以激起人體針對病原的特異性免疫反應。創新佐劑的加入,能明顯刺激免疫系統對疫苗抗原產生更強更持久的免疫應答,產生更高水平的保護性抗體,是疫苗發揮保護作用的關鍵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疫苗接種後仍需接受篩查,因爲目前上市的預防性HPV疫苗並不包含所有高危HPV型別。宮頸癌疫苗打完以後不是進了“保險箱”,還要每年定期做宮頸癌篩查。
此外,由於宮頸癌的病因是病毒感染,潔身自好,保持健康的生活,積極治療陰道炎症,才能真正遠離癌症。
文字|王建影根據採訪內容整理
受訪專家|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婦兒部部長兼婦產科主任 廖秦平教授
審稿專家|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婦兒部部長兼婦產科主任 廖秦平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