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生個健康的寶寶 怎麼做

想要生個健康的寶寶 怎麼做

世界人口日(7月11日)剛剛過去,我們來聊聊人口健康的問題。孕育健康的寶寶是每個準爸爸準媽媽的期盼,但在現實中總有些家庭期望落空——監測數據表明,我國出生缺陷總髮生率約爲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約90萬例。這意味着,平均不到30秒就有1名缺陷兒出生。

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不僅是打破貧困代際傳遞的需要,更是我國從人力資源大國轉型成爲人力資本強國、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關鍵。

二孩時代如何迎戰無“陷”挑戰?

想要生個健康的寶寶,以下內容要記牢。

出生缺陷是指寶寶出生前,在媽媽肚子裏就已經發生的形態結構、功能代謝、精神行爲等方面的異常。導致出生缺陷的原因比較複雜,有遺傳、環境、生物、化學、物理、藥物等因素等。也可由各種因素交互作用或其他不明原因所致。

出生缺陷的高發人羣包括:

1.孕婦年齡在35歲及以上;2.孕期營養缺乏,尤其是缺乏葉酸;3.有出生缺陷、自然流產等不良妊娠史的女性;4.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女性;5.有不良生活習慣的女性,如吸菸、喝酒、熬夜等;6.孕期使用藥物;7.孕期接觸射線、重金屬、農藥等有害物質;8.孕期病毒感染。

在衆多導致出生缺陷的因素中,女性年齡是一個獨立的高危因素。有數據顯示,當孕婦年齡由20歲增長至40歲時,其後代染色體數目異常的概率從2%~3%驟增至30%。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爲25歲~30歲。由於種種原因,現代女性的生育年齡普遍推遲,全面兩孩政策落地以來,更多高齡女性(35歲及以上)加入二孩備孕大軍。高齡女性生育面臨更多孕育風險,主要原因是卵巢儲備功能減退、卵子老化,導致卵母細胞質量改變、染色體分離錯誤,胚胎染色體異常機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因此,高齡女性發生胚胎染色體異常率、自然流產率和新生兒出生缺陷率都明顯增高。

降低出生缺陷率,提升人口素質迫在眉睫。因此,需要引起全社會關注,嚴防死守,預防出生缺陷,需要從備孕抓起。爲減少出生缺陷的發生,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了出生缺陷“三級預防”策略。

一級預防是孕前預防, 具體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婚前醫學檢查、孕前保健、遺傳諮詢、計劃生育、最佳生育年齡選擇、增補葉酸、孕早期保健等。其中,孕早期保健涉及合理營養、預防感染、謹慎用藥、戒菸戒酒、避免接觸放射線和有毒有害物質、避免接觸高溫環境。

二級預防是孕期預防,主要是在孕期通過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的方式,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採取措施, 以減少嚴重出生缺陷兒的出生。對已確診的的患致死性或嚴重畸形的胎兒,動員孕婦及其家屬做選擇性終止妊娠手術。

三級預防是指生後防治,主要是對出生缺陷患兒採取及時、有效的診斷、治療和康復,以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防止病殘,促進健康。

在以上三級預防策略中,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是積極、主動、有效、經濟的預防措施,是最重要的。

要做到預防措施得力,需要做到以下幾件事:

1.做到計劃妊娠。重視備孕年齡,要在最適合的年齡做最合適的事情,想生娃,要趁早,儘量在25歲~30歲之間計劃妊娠。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咖啡、菸酒、毒品、輻射、放射線、環境污染等有害因素,提前3個月口服葉酸,每天0.4mg~0.8mg,最好食含葉酸的複合維他命。

提前注射疫苗等(比如提前3個月注射風疹疫苗),避免熬夜,生活規律,營養均衡,鍛鍊身體,維持適宜的體重,保持身心愉悅等。有前述出生缺陷高危因素的女性要進行相應的遺傳諮詢。

孕前的查體很重要,女性要查血液指標,比如乙肝等感染指標、甲功、維他命D、同型半胱氨酸、血常規、血糖、肝功等,還要做婦科檢查、分泌物和宮頸病變篩查等。男性要查精液質量等。發現問題,及早糾正。積極治療糖尿病、高血壓、甲狀腺疾病等。總之,無論男女,都要讓自己的身心處於最佳狀態。

2.重視孕期規範產檢。整個孕期要保證至少9次產檢,有幾個時間節點很重要,不能錯過:懷孕11周~14周內做早期先天愚型的血清學篩查和做B超測量胎兒頸項透明層(NT)厚度,頸項透明層厚度增加,染色體異常的風險要增加10倍。NT合格後建檔,開始定期規範產前檢查。

在孕16周~20周做唐氏篩查,超過35歲或有出生缺陷高危因素者建議做產前診斷,包括絨毛檢測和羊水穿刺、臍帶穿刺、胎兒鏡檢查等;部分有不良孕產史的女性,比如染色體異常、單基因病等疾病,建議做胚胎的植入前診斷,也就是三代試管嬰兒。

在孕18周~24周做B超篩查畸形,24周~28周做B超篩查胎兒先天性心臟病,並做糖尿病篩查;28周後每2周定期規範產檢,36周後每週產檢,確保母子平安足月。

產時要綜合評估母親胎兒的均稱情況,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加強產時監護,避免產傷及產時意外、新生兒窒息等情況。整個孕期要注意飲食營養均衡,適度運動,體重增長控制在12.5Kg以內,孕前肥胖症女性則儘量控制體重增長在10Kg以內,並嚴密監測血糖、血壓,如有異常加強孕期監護。

3.出生後重視新生兒篩查工作,做到疾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定期兒科保健門診監護孩子身體和智力的生長髮育,對於發育異常要及早干預。

作者:健康中國醫者名片項目入駐醫師

山東大學第二醫院生殖醫學科 宋曉翠

策劃:王丹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