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把糖尿病食回去?糖友飲食“答疑時間”到!
糖尿病警報已響徹全球,中國的糖尿病患者人數世界排名第一。不論你年齡多大、住在哪兒、收入幾何,糖尿病都可以發生。而飲食治療是所有類型糖尿病治療的基礎,也是糖尿病預防和控制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措施。
已經成爲糖友,卻不想讓糖尿病拖你健康的後腿?那下面這三條飲食紀律,請務必遵守!
“紀律一”:科學飲食,食動平衡,培養良好生活方式
影響血糖控制的因素很多,其中患者可自我調控的因素均與生活方式息息相關,如飲食、運動、作息、情緒等。學習並掌握科學的飲食、運動方法,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控制血糖、預防併發症的重要保證。
科學飲食要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則,在控制總能量的前提下調整飲食結構,滿足機體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達到平穩控糖、降低血糖波動、預防糖尿病併發症的目的。
食動平衡是指能量的攝入與能量的消耗保持平衡狀態。食動平衡既是維持健康體重的重要因素,也是調節和控制血糖的重要因素。能量的攝入大於能量的消耗,短期可能導致血糖升高,長久則會引起超重和肥胖,導致胰島素抵抗。反之,能量的攝入小於能量的消耗,則會導致體重下降甚至消瘦及營養不良的發生。
“紀律二”:主食定量,粗細搭配,提倡低血糖指數主食
主食包括大米、麪粉等,是膳食中佔主要地位的食物。穀物作爲主食是我國居民主要食物來源,也是影響糖尿病患者能量攝入及餐後血糖控制的最重要因素。
全穀物、雜豆類宜佔主食攝入量的1/3。全穀物是未經精細加工或雖經處理後,仍保留了完整穀粒所具有的組成及其他天然營養成分的穀物。全穀物和雜豆類較精製穀物含有更多的膳食纖維、B族維他命、植物化學物及較低的血糖指數。
提倡選擇低血糖指數(GI)的主食。低GI的食物在胃腸內停留時間長,釋放緩慢,葡萄糖進入血液後峯值低,下降速度慢,可減少餐後血糖波動,有助於血糖控制。
“紀律三”:清淡飲食,定時定量,注重自我行爲管理
糖尿病患者應注意選擇少油少鹽的烹調方式,每日烹調油使用量宜控制在30克以內。高鹽飲食會增加糖尿病的發病風險,食鹽用量每日不宜超過5克。同時,注意限制醬油、雞精、味精、鹹菜、醬菜等含鹽量較高的調味品或食物的攝入。足量飲用白開水,也可適量飲用淡茶或咖啡。
定時定量進餐,有助於發現自身餐後血糖變化規律,以及餐後血糖與飲食之間的關係,有利於醫生對藥物劑量進行調整。控制進餐速度,細嚼慢嚥,調整進餐順序,養成先食蔬菜、最後食主食的習慣。
糖尿病的有效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爲。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爲水平會直接或間接影響血糖的控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接受個體化營養指導。
下面這些問題,涉及糖尿病患者飲食中的一些誤區。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多加註意,控制好血糖。
問題一
控制飲食就是儘量少食或不食嗎?
不少糖尿病患者以爲飲食治療就是飢餓療法,每頓飯主食食得很少甚至不食。但控制飲食絕不意味着儘量少食,如果長期不食主食或進食過少,熱量不足可導致機體自身消耗,出現消瘦、抵抗力減弱,且會加重糖尿病,出現酮症。
實際上,糖尿病飲食是健康飲食,是科學飲食,就是要在控制好血糖的前提下使患者充分享受飲食的樂趣。無論是健康人還是糖尿病患者,每日主食不能少於150克。喝湯時要將湯上的油去除後再喝。煎炸的食物脂肪含量高,儘量不食。
問題二
糖尿病患者可以喝牛奶和豆漿嗎?可以食零食加餐嗎?
糖尿病患者可以喝純牛奶和不加糖的豆漿。血糖控制達標的情況下,可以食零食加餐,但要合理選擇。
蛋白質是牛奶中含量最豐富的營養素,有研究顯示,牛奶及其製品可降低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酸奶經過發酵,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選擇酸奶時,應選擇不含蔗糖和蜂蜜的原味酸奶。
大豆及豆製品如豆漿、豆奶等的蛋白質屬於優質蛋白,其脂肪以不飽和脂肪酸爲主,含有豐富的B族維他命、維他命E和鈣、鐵等,還含有異黃酮、低聚糖、卵磷脂等其他有益健康的成分。研究顯示,大豆及其製品的攝入與中年女性2型糖尿病發病風險呈負相關。
堅果營養豐富,脂肪含量高,以不飽和脂肪酸爲主,還含有植物固醇、精氨酸、膳食纖維及鉀、鈣、鎂等礦物質,適合作爲零食加餐食用。研究顯示,在攝入白麪包的同時搭配混合堅果(開心果、扁桃仁、核桃等),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餐後血糖反應。
建議將奶類、豆類、堅果類納入2型糖尿病患者的每日飲食中,每日攝入相當於液態奶250毫升~300毫升的奶及奶製品、大豆及堅果類30克~50克。零食加餐可選擇開心果、扁桃仁等堅果。
問題三
糖尿病患者怎麼食水果?
注意食水果的“時機”: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不建議食用水果,但可以用西紅柿、黃瓜等蔬菜代替水果。當血糖控制較好時,如空腹血糖小於7mmol/L,餐後血糖小於10mmol/L,可限量食水果。
注意選擇水果的“種類”:建議選擇青蘋果、李子、桃子、柚子、草莓、西瓜、火龍果、橘子等對血糖影響相對較小的水果,每天不超過200克。香蕉、紅棗、荔枝、紅果、菠蘿含糖較高,應避免。
有人說,西瓜那麼甜,吃了對血糖影響肯定很大!其實,沒有絕對的事情。對於糖友來說,除了要認識一個叫GI值的老朋友,還需結合另一個指標——GL值(血糖負荷)。前者反映了不同食物升高血糖的能力,後者體現了碳水化合物數量對血糖的影響。它們都分爲高、中、低三類。比如西瓜的GI值是72,妥妥的一個高GI食物,但是西瓜屬於高GI、低GL(碳水化合物含量低,對血糖的影響小)食物。對於糖友來說,在血糖穩定的情況下可以適量攝入。
注意食水果的“時間”:飯後馬上食水果,會使血糖升高,增加胰島的負擔。水果宜在兩餐中間食,因爲這時胃腸較空,水果中的維他命和礦物質在相對空腹狀態下能很快被吸收,且不易脹氣。
問題四
食糖或喝甜飲料會得糖尿病嗎?
不能簡單地將食糖或喝甜飲料跟患糖尿病畫上等號,中間沒有直接的必然聯繫。
但長期喜愛食糖或喝甜飲料者,由於糖與甜飲料裏面糖分比較多,熱量比較高,產生胰島素的胰島B細胞長期在高糖毒性壓力下,氧化應激、凋亡和壞死機率大,得糖尿病的概率會更高,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及肥胖的人。
此外,研究表明,大量攝取單糖、雙糖,一則會促使肥胖患者增多,從而使糖尿病患者增多;二則會使許多隱性糖尿病患者迅速轉爲顯性,這在老年人羣中尤爲明顯。
問題五
苦瓜、南瓜與蜂膠可以降糖嗎?
江湖流傳苦瓜、南瓜可以降血糖,並在糖友中口口相傳。這種認識不正確!苦瓜雖含有類胰島素成分,但食用後會在胃腸道分解破壞,不會產生降糖效果。有實驗數據表明,苦瓜提取物有輔助治療糖尿病的效果。然而,單純食苦瓜並不能降低血糖。苦瓜屬於低升糖指數食物,非常適合糖尿病患者日常食用。
南瓜降糖只是一個美麗“傳說”,沒有任何可靠的科學依據。南瓜含有黏稠狀的果膠類纖維素,也含有大量的澱粉和可溶性雙糖和單糖,可以作爲食物食用,但不可期待靠食南瓜來降低血糖。有研究顯示,給糖尿病患者未服藥和空腹情況下進食南瓜200克,結果發現並不能使血糖降低,反而會使血糖升高。
蜂膠是由工蜂從植物體採集的樹脂與其上顎腺的分泌物等混合而成的一種天然膠狀固體物,已經成爲生活中常見的保健品。有人服用蜂膠後,沒有很好的降糖療效。黃酮類化合物是蜂膠的主要成分,具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對體內的自由基和氧化物產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雖對糖尿病、高血脂有一定的輔助作用,但不能取代降糖藥物。
問題六
無糖食品能隨便食嗎?“降糖食品”降糖靠譜嗎?
糖尿病患者須忌食糖與糖類製品,這些食品可導致血糖水平迅速上升。目前市場上所說的“無糖食品”,主要是指沒有甜味的單糖和雙糖,但仍有多糖“碳水化合物”,同樣會產生熱量,升高血糖,不能無限制地食或者隨便多食。
不推薦市場上所說的“降糖食品”,其中一部分可能屬於血糖生成指數不高的食品,但並沒有直接的降糖作用。另外有一部分,很可能是添加了降糖藥物,甚至是因爲肝腎毒性或者低血糖等毒副作用已經被淘汰的降糖藥物。這種“降糖食品”吃了有害無利。
問題七
糖尿病患者一天可以食幾個雞蛋?
每天不超過一個雞蛋。蛋類是膳食中優質蛋白質的良好來源,富含卵磷脂、膽鹼、甜菜鹼、硫醇、類胡蘿蔔素、維他命及礦物質等,所含微量營養素主要集中在蛋黃。
研究顯示,每天食一個雞蛋與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無關。每天食1個~2個雞蛋對糖尿病患者膽固醇、甘油三酯及血糖水平沒有顯著影響,但每天超過1個雞蛋,會增加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問題八
糖尿病患者能飲酒嗎?
酒中含的酒精熱能很高,1克酒精產熱7千卡,且不含其他營養素,還會給肝臟帶來負擔。酒精也會增加口服磺脲類藥物的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的風險。酒精可能會掩蓋低血糖症狀,促進酮體生成。過量飲酒還會增加肝損傷、痛風、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發生的風險。因此,不推薦糖尿病患者飲酒。
尤其注意絕不要在空腹時飲酒;控制酒精攝入總量,放慢飲酒速度;只飲低度酒,不飲高度酒;一旦飲酒過量一定要注意監測血糖,及時糾正出現的低血糖;減少飲酒次數,酒後勿駕車。如果飲酒,建議每週不超過2次,單次啤酒不超過250毫升,黃酒和葡萄酒不超過100毫升,小於40度的低度白酒不超過50毫升。
作者:健康中國醫者名片項目入駐醫師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代謝內分泌科主治醫師 羅說明
製圖:樸沁瑩
策劃:王丹 譚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