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名片|這麼熱的天,如何優雅又健康地食冰?
小暑過後大部分地區開始進入了炎熱的季節
沒有冰棍、冰淇淋、冰飲料的夏天,總感覺少了點什麼
家裏的小娃娃總吵着要食冰淇淋,能不能食冰棍,能食幾個?
有的娃剛把小手伸向冰箱,爸爸媽媽趕緊攔住他:怎麼剛好點兒就忘了?食冰淇淋會拉肚子的!
首先要告訴大家,“吃了會拉肚子”“食冰傷腸胃”這種說法,其實並不科學。
實際上,人體的溫度是恆溫的,冷飲食進去後,要先經過口腔和食道的暖化,到達胃部的時候已接近體溫,已經不會對腸胃產生直接的冷刺激。
爲什麼會腹瀉:
在嬰幼兒中,最常見的引起腹瀉的原因是感染病毒(諾如病毒、輪狀病毒),此類病毒易在人羣之間傳染。由於公共衛生的改進,如清潔飲用水、合理處置污水等,細菌感染和寄生蟲感染引起的腹瀉的頻率逐漸下降。
除此之外,腹瀉也可能由下面這些原因引起:
1.食物中毒(誤食不恰當的蘑菇、貝類或被污染的食物)。
2.口服藥物的副作用(大部分爲抗生素)。
3.牛奶等食物過敏。
4.胃腸道外感染,包括尿路感染、呼吸系統感染,甚至中耳感染(如果孩子正在爲治療這些感染而服用抗生素藥物,腹瀉有可能更加嚴重)。
5.飲用果汁及甜飲料。
有些家長會問,爲什麼我家孩子喝冷飲、食冰淇淋後會拉肚子?
這主要是因爲很多家長平時習慣給孩子食熱食、喝熱水,小朋友從來沒有食過冷的東西,一下吃了過量的冷食,胃腸道受到刺激,就可能導致胃腸道功能紊亂,腸管蠕動加速,進而出現腹瀉的症狀。
孩子腹瀉還可能是因爲食物變質或被致病菌污染。當然,如果孩子吃了很多肉肉,或者辛辣刺激的食物,短時間內再喝冷飲、食冰淇淋,那就更雪上加霜了——腸道負擔加重,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進而出現腹瀉、腹痛、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症狀。
當孩子攝入過多含糖量很高的食物和液體(如果汁、甜飲料、冰淇淋等),食物中不能被吸收的糖分會將更多的水分吸收進腸道內,引起水樣腹瀉。
用知識武裝自己,冰淇淋還是能食滴!
當你被娃拽住衣角,看着他委屈巴巴地盯着正在嗦冰棍的小朋友,你心裏是不是萌化了,也愁壞了?
酷暑難耐,孩子們很難抵擋住食冰淇淋等冷飲的誘惑。一味禁止最後可能會適得其反,孩子可能會偷偷食、會哭鬧反抗,同時也剝奪了孩子在口欲期味覺對世界的探索。
事實上,偶爾少量食一點冷的食物,對孩子的身體並不會造成什麼傷害。如果方法正確,冰淇淋有時還能發揮大作用呢!
在孩子出現口腔皰疹、咽喉腫痛以及出牙期牙齦腫痛時,給他們食一些冰淇淋或者冰鎮的水果塊,喂一些涼的流食,可以緩解口腔不適,同時也能保證孩子的正常飲食和營養。
那麼,孩子多大可以食冰淇淋呢?
6個月前,寶寶只需要母乳或配方奶,並不需要額外的食物添加;6~12個月時剛添加輔食,牛奶當中的酪蛋白寶寶難以消化,而冰淇淋一般含有牛奶成分所以不建議給寶寶食用。所以,1歲以內的寶寶,不能食!
1歲以後,不主動給寶寶食,孩子處在身體發育階段,各項機能還未發育成熟,飲食上不可隨便。比如,含有大量添加劑的高糖、高熱量的冰淇淋要謹慎食用。
3歲以上的寶寶腸道系統發育相對完善,可以適量食。
另外,寶寶如果患有哮喘、腸道易激綜合徵、營養不良、超重的以及對奶製品過敏,也不建議食冰淇淋。
食完一個還想食?這個真不行!
如何科學地食冰淇淋。
怎麼挑:
首先,一定要購買正規產品,買的時候要看好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其次就是注意看成分表。可以直接選擇成分少的、添加劑少的,最好只有4~5種成分的。
以下有幾種常用的添加劑,孩子要少食或儘量不食。
帶有“糖”“蜜”“甜”字眼的,基本都是甜味劑,比如糖精鈉、阿斯巴甜等。
帶有顏色字眼的,往往都是色素,比如日落黃、胭脂紅。
帶有“苯甲酸”、“山梨酸”字眼的都是防腐劑。
帶有“膠”字眼的,大多數是增稠劑,比如卡拉膠、黃原膠。
一次不可多食:
冰淇淋的主要成分是牛奶、奶油等,雪糕的成分比較雜一點,冰棍基本上就是糖加水。
所以這3種冷飲比較下來,就營養價值來說,排序是:
冰淇淋>雪糕>冰棍
但是,即便營養價值相對“高”了那麼一點,也得控制食的量:冰淇淋,每天不要食超過80克;雪糕或冰棍,每天不超過一根。
慢慢食:
很多孩子會抱着冰淇淋狼吞虎嚥。雖然看着很有趣,但這種食法着實傷身,會對內臟血管造成不小的刺激,影響腸胃道的消化、殺菌能力。
孩子胃腸道的承受能力有限,一下接受太多冰淇淋,很容易出現不良反應,發生腹瀉甚至引起腸胃炎。
另外也會損傷牙齒,提醒各位家長,此點不僅針對冷飲而言,也適用於甜食。
飯前飯後不要食:
這點需要家長做好監督工作。在食飯前後食冰淇淋,會影響食慾,並且不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如果要食,可以選在兩餐之間食用。
已融化別放回冰箱:
對於已經融化的冰淇淋,最好和它說拜拜,不建議再放回冰箱內,否則冰淇淋會再次結晶,品質和所含營養成分會被破壞。此外,冰鎮水果反覆解凍,很容易滋生細菌,易引起腹瀉。
拒絕哭鬧給零食,建立規矩:
孩子總是哭着喊着想食冰?實際上,哭鬧錶達需求,是孩子最原始的本能。
家長可以約定好食零食的規矩,幫助孩子學會控制。比如,天氣熱的時候,可以食一小根,食完還吵着要,那麼,下一次就不會再給了。
作者:健康中國醫者名片項目入駐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 熊稀霖
製圖:樸沁瑩
策劃: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