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雨天注意,謹防關節炎“秋後算賬”
隨着天氣轉涼
安穩了一夏的關節又開始隱隱作痛了
近來持續降雨更是讓關節炎到了一個高發期
大家一定要謹防它“秋後算賬”
爲什麼陰雨天關節炎會變嚴重?
下雨天時氣壓比較低,人體在氣壓低時會產生制炎的因子。假如受傷的部位膝關節或者髖關節受過傷,會對這些致炎因子比較敏感,會出現陰雨天膝關節或者腰疼痛。出現這些疼痛正是因爲人體適應氣壓變化,是有一定關係的。身體在某處受傷的部位,對於氣壓的變化以及致炎因子的形成呢是比較敏感的,所以會出現相應的疼痛。
1、紅:關節急性感染期間會出現紅腫的表現。
2、腫:腫是判斷關節炎症狀之一,它與關節疼痛的程度不一定相關。
3、熱:因爲關節血運特別少,所以正常情況下摸起來就應該是涼的,一般都比其它身體部位的溫度要低。如果發現關節是熱的,甚至有點燙,說明你的關節發炎了,應立馬治療。
4、痛:痛是關節炎最常見的表現了,痛的位置很明確,就關節部位會痛,其他部位不疼。
5、功能障礙:關節炎發作會出現疼痛及炎症,引起關節周圍組織水腫,導致關節活動受限。
一般來說,氣溫低於10℃就應該穿秋褲,隨着溫度降低,秋褲應該適當增厚。
加個護膝
關節炎患者、老人及久坐室內的上班族,膝蓋更容易受涼。不妨加個護膝,讓膝關節得到更好保護。
學會熱敷
熱敷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局部代謝的作用,也可緩解肌肉痙攣、鬆弛神經、改善筋腱柔軟度。
幹敷:熱水袋敷於膝蓋上,每次20~30分鐘,每日1~3次。溼敷:毛巾浸在熱水中,取出擰至半乾,敷於膝蓋上,再蓋個棉墊防止熱氣流失。每5分鐘更換一次,敷20~30分鐘,每日1~3次。熱敷的溫度切忌過熱,患有急性炎症、血栓性靜脈炎、外周血管疾病、局部皮膚外傷的人,不宜熱敷。
關節炎一旦發展爲關節結構受損往往是不可逆的。
在病變的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的手術治療是非常必要的。當病人伴有持續性疼痛或進行性畸形,可以考慮手術治療。手術的方法選擇需按病人的年齡、性別、職業、生活習慣等因素而定。可選擇的手術方法包括骨切除術、骨融合術、關節固定術、關節置換術等,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