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也能“擠奶”?
夏季是食黃瓜的季節,平時食一口清脆爽口的黃瓜,彷彿夏季的燥熱和煩惱也會一掃而空。黃瓜獨特的味道給夏季帶來了清爽之感。
前段時間,微博上流傳出一種黃瓜的新食法,給黃瓜“擠奶”,據說這樣的黃瓜更甜,更爽口。這件事是真的嗎?給黃瓜“擠奶”是怎麼回事?一起來看看吧。
事情源於一條微博,微博上說切下黃瓜的一頭,然後把兩段黃瓜相互摩擦,擠出白色液體後,可以使黃瓜食起來帶有絲絲甜味,也更好食。微博上還有一個給黃瓜“擠奶”的視頻。看了這個視頻,各路網友紛紛自己嘗試了起來,發現真的會出現白色液體,就像奶一樣。但是關於“擠奶”之後的味道卻衆說紛紜,有人說確實更好吃了,也有人說完全沒有變化,還有一些人表示自己一直都是這麼食的。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黃瓜真的能“擠奶”嗎?
我們買來市面上的黃瓜,自己試一試,用刀在黃瓜的兩頭和中間分別切開,用摩擦的方法開始給黃瓜“擠奶”。從結果上來說,不管是黃瓜的哪個部位,都能擠出這種像牛奶的白色液體,兩頭擠出的液體更多,而中間的液體較少。嘗一口這種白色液體,發現兩頭的液體有稍微的苦澀味,而中間的液體則不是很明顯。
“擠奶”之後的黃瓜食起來並沒有很明顯的差別,也沒有甜味,可能稍微清脆了一點,但不同人的感覺並不一樣,爭議較大。
而從網上的大部分視頻來看,各種各樣的黃瓜都能通過這種方法擠出白色液體,關於味道的說法則差異很大,有人喜歡“擠奶”後的黃瓜,有人則說不如直接食。
黃瓜爲什麼能“擠奶”?
在黃瓜的摩擦中,加劇了黃瓜汁液的滲出和蒸發,又由於氧化作用,所以汁液呈現出乳白色。
關於白色汁液成分的推測有很多。有專家表示可能是黃瓜中的水分和黃瓜酶,然後酶在摩擦和受熱的情況下發生了變性,從而出現了白色汁液;也有專家說黃瓜切片摩擦滲出的白色泡沫是黃瓜果肉受傷害後的滲出液,含有的成分很複雜;有網友稱白色汁液含有黃瓜中的丙醇二酸、單寧和少量的苦味素等,這些物質會有苦澀的味道,所以“擠奶”能使黃瓜變甜。
實際上,黃瓜中含有的物質很多,如果想要知道這個白色汁液的具體成分,則需要進行具體的成分分析。目前來看,大部分黃瓜都能擠出白色汁液,黃瓜中又含有很多的水分,而白色很可能是某種成分被氧化而呈現出來的。
黃瓜“擠奶”味道變了嗎?
首先,我們說說黃瓜本來的味道,可能帶有一點的澀味,一般不會有苦味。確實黃瓜中含有丙醇二酸、單寧和少量的苦味素等成分,但不同黃瓜的含量不一樣,目前正常種植的黃瓜也不會有明顯的苦味。
其實,野生的黃瓜因爲含有較多的糖苷類物質,所以是苦的。但是經過人們長時間的選育、雜交和栽培,這些苦味物質的含量已經變得很低,現在的黃瓜基本嘗不出苦味。在一些極端的環境下,比如低溫、乾旱等,黃瓜也會出現苦味。既然黃瓜本來就不苦,“擠奶”之後也不會變甜。
關於黃瓜的澀味,專家表示主要是黃瓜表面一些果瘤、果刺對口腔的刺激。但將黃瓜切片摩擦並不會產生太大的變化,從而消除它的澀味。關於黃瓜味道的變化,畢竟這是一個主觀的評價,每一個人都有不一樣的感受,有人可能更喜歡“擠奶”後的黃瓜,也有人更喜歡本來的黃瓜。
總結
關於黃瓜“擠奶”的話題,只是不同人有不同的喜好和習慣。到底要不要“擠奶”,取決於你自己的主觀感受,如果你確實覺得“擠奶”之後更加好食,你完全可以堅持你自己的做法。如果你覺得“擠奶”之後味道並沒有什麼變化,也可以直接食。
黃瓜的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糖類、維他命B2、維他命C、維他命E、胡蘿蔔素、尼克酸、鈣、磷、鐵等營養成分,有很多作用。另外,黃瓜的熱量很低,僅16千卡/100克,還是一種人人都能接受的食物,所以也是很多人減肥的首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經驗,想怎麼食黃瓜,可以根據我們自己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