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和「超高清」有什麼區別?

「4K」和「超高清」有什麼區別?

建議改爲:電視冷知識科普(bushi)

最近,4K這個詞越來越多走進人們的視野中,央視於2018年開通了超高清頻道,而連濟南電視臺這種十八線小縣城電視臺都開始搞超高清頻道了,B站支持了網頁端4K,而優騰愛也支持了非4K屏觀看4K視頻(),在很多視頻網站我們經常能看到這個標誌:

這個標誌上方寫着“4K”,4K我之前有文章說過(移步專欄),就是橫向接近4000像素,而UHD是Ultra High Definition(超高清)的縮寫,那麼是不是意味着,4K就是超高清,而超高清就是4K呢?

其實,這二者之間幾乎沒有任何關係。

首先關於“K”的定義,其實很簡單,K即Kilo,引申爲“千”,幾K即爲幾千,因此關於分辨率,只要橫向像素數滿足接近4000,即爲4K,與其他任何因素均無關聯,而超高清的定義則很模糊,從字面上看是“超級高清晰度”的意思。

而根據國際電信聯盟(ITU)發佈的“超高清UHD”標準的建議,將屏幕的物理分辨率達到3840×2160(4K×2K)及以上的顯示稱之爲超高清,是普通FullHD(1920X1080)寬高的各兩倍,面積的四倍。這便是UHD超高清的最初來源

2018年,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電視科學研究院聯合推出了超高清節目製播規範,從分辨率,幀速率,位深、採樣、編碼等17個維度規定了超高清節目的技術參數規範。

從此,中國有了自己的超高清電視標準,結束了SMPTE UHDTV、CEA UHDTV等各種超高清標準在中國定義不清的混亂局面。

顧名思義,4K只是用來描述媒體的一個參數,它代表橫向像素數接近4000,但不考慮其他因素,因此想要達成4K非常簡單,2020年的幾乎任何手機都能拍攝4K視頻,更不必說相機和攝影機,就算不能拍攝4K,拉到後期軟件中一放大,就能得到橫向4000像素的“4K”視頻,雖然這樣看起來並沒有什麼變化,還徒增空間,但這也是4K,而且是實打實的真4K。

超高清則不同,雖然上面一大堆標準看得眼花繚亂,但歸根到底,超高清就是真的有“超級高清晰度”的,不僅是畫面清晰,動效流暢、對比度高等等,總之就是倆字:清楚,畫面清楚,動作清楚,聲音也清楚,看着顏色還好看,這就是超高清。

所以從參數上來說,達成4K很容易,但達成超高清可沒那麼容易,連50幀都不到或者連HDR都沒有,單一個4K就別說自己是超高清了。

根據ITU的標準,超高清是指3840*2160以上的分辨率,而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8K電視也在陸續出現並且價格持續走低,因此16:9的電視8K,即7680*4320也被稱爲超高清

除8K外,任何超過4K的分辨率都可以被稱爲超高清,而不是所謂“極清”之類瞎編的名詞。

而4K,它就是4K,4K和超高清只有極小一部分的交集,而它現在勉強還能代表一下超高清,以後就不能了。

工信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2020年5月21日印發超高清視頻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0版),表示,到2020年,初步形成超高清視頻標準體系,制定急需標準20項以上,重點研製基礎通用、內容製播、終端呈現、行業應用等關鍵技術標準及測試標準。2019年8月8日,三星聯合多家電視廠商共同的《8K超高清顯示認證技術規範》正式發佈,在不久的將來,超高清標準也會像標清和高清標準一樣,下放到消費級領域,走進千家萬戶,讓普通百姓都享受到“超級高清晰度”帶來的更加觀看體驗。

2021年1月21日,央視發佈《中央廣播電視總檯8K超高清電視節目製播技術要求(暫行》,內容涵蓋了8K節目製播流程、視音頻基本技術參數等各個方面,標誌着人類在8K領域的第一個成體系標準的建立。

2021年2月1日,央視8K超高清頻道開始試播

總結:

雖然在本文中將“4K”和“超高清”嚴格區分開,但此處的超高清是基於央視標準而定義,而當我們提到“超高清”這個詞的時候,其實很少有人指的是央視的超高清標準,而是其最原本的定義——超高清晰度,因此,當我們討論超高清時,未必要遵循央視或SMPTE的超高清標準,但最起碼要做到真正的超高清晰度,才配得上“超高清”這個名字,否則就只能叫4k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