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力士又又又漲了?買基金不如買勞力士

勞力士又又又漲了?買基金不如買勞力士

3月10日,摩根士丹利聯合LuxConsult發佈的《瑞士鐘錶研究報告》中,“勞力士連續四年位居全球銷售榜首,2020年佔據了全球近25%市場份額”的數據更是把勞力士推向了風口浪尖,隱約間造就了全民黃牛的潮流:表友打着理財的想法19.1萬入手了款二手白鋼迪,到手一個小時,表還沒焐熱,在表友羣裏曬了張上手照,直接被人19.5萬收走——時薪4000元——但想着19.1萬再找一個的時候,已經找不到了。

“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之常數也”。最近有不少人把這句老祖宗的話從書裏翻了出來,算是旁徵博引,“勞力士熱門款高溢價了這麼久,早就全是泡沫,現在的瘋漲是最後的瘋狂,馬上就要崩盤了,公價入手指日可待”。

那麼,未來兩三個月,勞力士熱門款的行情有可能回落嗎?

首先,過去一個多月時間裏勞力士熱門款瘋漲的原因,簡單來說有兩個:其一,是國內熱門款現貨數量的減少;其二,特指鋼迪,停產傳聞確實有一定的影響。

數量層面,新款發佈在即,品牌給到經銷商熱門款的數量驟降,新品層面幾近斷供;疫情的影響也還在持續,江湖傳言不少鐘錶品牌的生產線做二休五,產量進一步降低,還將本該在歐美地區銷售的貨調到了形式一片大好的國內市場,以至於不少國外經銷商抱怨到貨時間晚、到貨數量少。但很有意思的是,國內市場熱門款現貨的數量並沒有如預期般增加,反而還減少了,甚至曾經專櫃有貨還能談點小折扣的日誌型時下都算是個小稀缺,行情有漲幅了。這背後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於有人掃貨賣向國外。

傳統觀念裏,所謂的鐘表倒貨應該是從歐美地區倒到國內來賣,只是過去一年的情況比較特殊,減產+調貨,使得歐美新品市場的貨源逐漸不足,但需求依舊,此時,需求>供給帶動了當地熱門款的行情上漲,到了高於國內的時候,表商看到有利可圖,自然開始在國內掃貨以賣向行情更高的周邊國家及歐美地區:2月中旬,香港有人以黑鋼迪16.9—17萬、白鋼迪19.3萬的價格大量收購,差不多一天的時間,黑白鋼迪共收了30多枚。有了這個保底的價格,國內很多表商開始擡高對散客的零售價,很快,2月20日左右,白鋼迪的零售行情直接衝上了20萬元。那個時候,日本的行情更高,折算下來差不多22萬……

與此同時,大量熱錢湧入表商。在手持大量資金卻因疫情等原因沒有較好投資項目的有錢人眼裏,鐘錶行業是個很好的避風港:抖音、快手等軟件的興起使得銷售網絡能夠較爲輕易地面向全國,熱門款又價值高、週轉快。

有人算過一筆賬:2000萬的投資,根據城市和規模的不同,每年回報率在15%—20%。不算誇張,但總比存銀行、買股票強吧。某位表友今天剛發的血淚史:“本想努力一把賺個日誌錢,誰知道已經跌了二個間金日誌錢”。

停產層面,去年32綠水鬼發佈後,行情高開低走,31綠水鬼全新的行情反而一路走高。這給了很多人一種心理暗示:勞力士迭代新款發佈後,老款的行情會衝一波。

今年,“白鋼迪停產,41毫米全新迪通拿替代”的消息傳了得有一個多月了,這段時間有太多曾經持幣觀望的人入場,或是想着停產前入手,避免重蹈百達翡麗5711A的覆轍;或是盤算着小賺一筆。

接着,這兩點原因在未來的持續性。停產與否已成事實,不會再有影響了;但市面上熱門款的數量只會變得更少。原因有二:第一,品牌沒有理由去大量增產熱門款,第二,老吳的案子開始發酵,海關將開始徹查,2020年11月深圳拱北查獲的幾起貨車夾帶鐘錶的走私案,是前奏。

江湖傳言:海關總署有點名北京、深圳的表商,確定到人數。若點名持續,那麼,二級市場上腕錶的數量勢必會大幅減少,國內需求不變,屆時,行情上漲,門店縮緊折扣提高熱門款搭售條件,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最後,要我說勞力士熱門款未來兩三個月行情是漲是跌,我的回答肯定是漲,因爲目前沒看到跌的理由……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