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記錄下隨口哼出的旋律?
相信無論是學沒學過音樂的同學們,都會在日常生活中不經意間地隨口哼出一些旋律。這些旋律有的可能來自於之前聽過的歌,但有的,卻很有可能是我們的個人原創。
遺憾的是,這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在很多情況下都會在我們隨口哼出之後便被很快地遺忘了,之後便怎麼也回憶不出來。這不能不說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在這裏,就讓筆者來給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是如何記錄下隨口哼出的旋律的。
如何記錄下隨口哼出的旋律?錄音自然是現在誰都能想到的方法。但是,在以前還沒有手機並且還不怎麼懂音樂的時候,筆者爲了記錄旋律可以說是很費了一番心思。
下圖的這種磁帶式音響不知道年輕的朋友們有沒有見過。在筆者小時候,這種音響可以說是一件特寶貝的東西。因爲這個機器不僅可以播放磁帶上的歌曲,更關鍵的是它還可以錄音。
但是,用這個機器錄音需要有空白磁帶。於是,家裏買的一些磁帶就成了那時筆者下手的目標。無論是專輯磁帶還是背唐詩的磁帶,都曾經被筆者拿去錄音覆蓋了。
但是,這麼個大傢伙太不便攜了。後來過了幾年,筆者用來錄音的東西便變成了一種可以錄音的U盤。這種U盤的好處就是個頭小,使用方便,每當有什麼新旋律出來,都可以第一時間按下U盤上面的錄音鍵進行錄音。
再後來,等到筆者上大學了,能自由地擁有手機的時候,手機自帶的錄音機自然就成了錄音的首選。
放一張去年換的手機裏的錄音文件的截圖:
可以看出筆者現在也不怎麼依賴錄音這種記錄旋律的方式了。
所謂的修音軟件,其實就是在音樂後期製作裏經常會用到的Auto-tune、Melodyne和Wavestune等軟件了。用了這些軟件,你甚至都不用有相對音感,只要有一點點最基本的樂理知識,就可以知道你唱的音是什麼。
而所謂的基本的樂理知識,指的就是認識一下鋼琴上的琴鍵,除此之外就是能分辨一些基本的節奏。
所以說,這個方法還是比較適合剛入門的同學。
以Wavestune爲例。如果你想記錄下你隨口唱出的旋律到底是什麼的話,你要做的,首先便是打開宿主軟件(這裏用的是Cubase):
接着建立一條音頻軌道準備錄音。注意,在這裏我們要建立的是單聲道的軌道:
等錄音完成之後,我們就在音頻軌道上掛上一個Wavestune的插件:
播放一遍你錄的音,我們便可以看到你唱的東西都在插件的界面上顯示出來了:
最後我們要做的,一是根據音高條和左側的鋼琴鍵盤來找到自己唱的是什麼音,然後輔助制譜;二則是點擊下圖所示的這個按鈕直接輸出MIDI:
不過,這種方式的缺陷也很明顯,一是需要唱歌的人本身音準和節奏要好,不能跑調或者沒有拍子的概念,二是導出的MIDI比較瑣碎,需要進行一定的校對和修復。
所以說,會一點鋼琴或者音感還行的同學,建議還是直接去鋼琴鍵盤上找音,這樣可能會更快。至於沒有鋼琴的同學,在手機上下一個鋼琴軟件就行了。
制譜這塊,按照製作方式可以分爲手寫和電腦製作,按照譜子類別可以分爲簡譜和五線譜。
最開始,筆者沒怎麼學過音樂的時候,自然是用的手寫簡譜的方式。不過畢竟沒學過音樂,那時候的譜子可以說是錯誤百出,寫了基本上等於沒寫。後來知道電腦可以制譜之後,便接觸了一款叫“跟我唱簡譜”的軟件。
這款軟件的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播放出你寫的東西以便糾錯和調整。那時候感覺這個功能可太棒了,一直到後來才知道,電腦上的打譜軟件基本上都有這個功能。
學了五線譜和一些樂理之後,筆者沒經歷手寫五線譜的階段就直接用電腦製作了。最開始用的是一款叫“Overture”的軟件,相信不少學鋼琴的朋友也知道這個軟件,目前最新的版本好像是第五代:
而筆者直到目前一直都在用的一款五線譜制譜軟件呢,則是“MuseScore”。
這款軟件不僅該有的功能基本上都有,而且完全免費:
當然,Sibelius和Finale這兩款付費的五線譜打譜軟件筆者也用過,不過既然有基本能滿足使用需求並且體積更小的MuseScore,筆者好像也沒啥動機去換軟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