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族調式是怎樣的?
提到日本音樂,很多同學腦海裏首先浮現出來的可能就是久石讓、坂本龍一等大師的一些電影配樂了。作爲文化藝術極度發達的一個國家,日本的音樂文化在世界範圍內都享有盛譽。
事實上,日本的音樂文化不僅僅只包含西方音樂的內容,而是也有着自己千百年來的民族傳統音樂,並且其受到中國民族音樂的影響頗深。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日本民族調式的話題。
與中國相同地,日本民族音樂也有所謂的雅樂和俗樂之分。
雅樂的調式,有呂調式和律調式兩種,二者都是五聲音階,都以宮、商、角、徵、羽作爲階名,與中國傳統音樂的階名一致。
其中,呂調式和律調式的宮音相距一個純五度。這兩種基本的調式都有着幾個與中國民族調式類似的偏音,因而可以在這個基礎上構成七聲音階。
雅樂最通用的調式有六種,屬於呂調式的有“壹越調”“雙調”和“太食調”:
屬於律調式的有“平調”“黃鐘調”和“盤涉調”:
這些調式在日本的民族傳統音樂中應用得比較廣泛,而在現代音樂中使用往往也能取得一些不尋常的效果。日本現代作曲家松平賴在這方面做得較爲突出。
俗樂的調式也分爲兩種,分別爲陽調式和陰調式。
總的來說,不含半音音程的調式被稱爲陽調式,而陽調式又可以進一步分爲上行型陽調式、上下行不同型陽調式和下行型陽調式。
上行型陽調式由兩個結構相同的三音音列構成,兩個音列的上行起始音分別爲E和B,調式的核心音爲E和A:
上下行不同型陽調式在上行時與上行型陽調式的結構一致,下行時則由兩個相鄰的三音音列(G-F-D和D-C-A)構成的,調式的核心音爲G和C:
下行型陽調式同樣也是由兩個結構相同的三音音列構成的,調式的核心音爲D和A:
含有半音音程的調式被稱爲陰調式,而陰調式也可以分爲三種,分別爲下行型陰調式、內部結構相同型陰調式和內部結構不同型陰調式。
下行型陰調式由兩個相鄰的結構相同的三音音列組成,調式的核心音爲D和A:
內部結構相同型陰調式由兩個結構相同的三音音列構成,調式的核心音爲E和B:
內部結構不同型陰調式由兩個結構不同的三音音列構成,其上方三音音列E-C-B和下方三音音列A-F#-E的結構不同。調式的核心音爲E和B:
在應用了日本俗樂調式的音樂作品中,最有名的作品就是《櫻花》了,這首歌曲應用了內部結構相同型陰調式。
除了以上提到的雅樂和俗樂調式的音階之外,日本民族調式裏還有幾種流傳得比較廣的調式音階。雖然它們在命名上有些不同,但在總體上都可以歸類到雅樂和俗樂調式音階的範疇裏。
比如都節音階,其有三種形態,分別爲E-F-A-B-C-E,B-C-E-F-A-B以及A-B-C-E-F-A。
琉球音階,其有三種形態,分別爲C-E-F-G-B-C、F-G-B-C-E-F和E-F-B-C-E。
當然,這兩類音階也可以通過加偏音的方式來構成七聲音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