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遷徙是指鳥類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間的季節性移動。許多鳥類會遷徙,尋找食物和築巢地點等資源。它們將飛行數百和數千公里,以尋找繁殖、餵養和撫養幼崽的最佳條件和棲息地。
您可能想知道的一種鳥類是鸚鵡。他們會像許多鳥類親戚一樣遷徙嗎?大多數鸚鵡不會遷徙,因為它們全年都居住在既定的範圍內。但是,有三個例外。繼續閱讀以了解更多關於鸚鵡和遷徙的信息。
為什麼鸚鵡不遷徙?
鳥類從資源減少的地區遷徙到能為它們和它們的家人提供更多資源的地方。遷徙的鳥類通常會尋找食物和撫養幼崽的地方。一些鳥類在冬天飛向南方,用寒冷的溫度換取溫暖的熱帶氣候。與寒冷的氣候相比,這些溫暖的氣候也恰好提供了更多的資源和地方來庇護和築巢。
大多數鸚鵡物種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大陸,這些大陸不會經歷寒冷的冬季溫度。這意味著它們不會面臨日益減少的資源,並且總有一個區域可以築巢。
三種會遷徙的鸚鵡品種
正如我們在文章的介紹中提到的,三種鸚鵡物種在經典意義上經常遷徙。
1.雨燕鸚鵡 (Swift Parrot)

雨燕鸚鵡秋季在塔斯馬尼亞繁殖,然後在二月和三月遷徙到澳大利亞大陸。他們的旅程帶他們穿過巴斯海峽,這是一條淺海峽,將維多利亞州與南部的塔斯馬尼亞島分開。
正如迅捷鸚鵡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樣,它們飛行速度很快,是旅行次數最多的鸚鵡物種之一,每年飛行距離可達 1,200 英里。它們每年都會前往澳大利亞尋找那裡的食物,例如藍桉樹——它們用來餵養幼鳥的花蜜。
2.橙腹鸚鵡 (Orange-bellied parrot)

橙腹鸚鵡也遵循與雨燕鸚鵡相同的遷徙路線。他們於 10 月抵達大陸,並一直停留到 4 月初。他們可能會在前往澳大利亞的途中在金島停留,有些人整個賽季都留在那裡。
3.藍翅鸚鵡 (Blue-winged parrot)

第三種遷徙的鸚鵡是藍翅鸚鵡或藍帶鸚鵡。與橙腹鸚鵡和雨燕鸚鵡一樣,該物種也分佈於塔斯馬尼亞和澳大利亞。它是一種部分遷徙的鳥類,夏季有許多種群遷徙到塔斯馬尼亞。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雨燕鸚鵡和橙腹鸚鵡屬於“極度瀕危”。成年雨燕鸚鵡僅剩 1000 至 2499 只,成年橙腹鸚鵡僅剩 20 至 25 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將藍翅鸚鵡列為“易危”物種,尚存 7,500 至 15,000 只成年個體。
結論
大多數鸚鵡生活在它們全年都能獲得所需資源的地區。遷徙的三種鸚鵡物種被列為極度瀕危和脆弱的物種。他們的人口少可能與他們的遷徙習慣有關,因為每年遷徙是一場賭博。許多人因天氣、飢餓的掠食者、疲憊和飢餓而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