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有多聰明?

智力是一個有內涵的詞,因為它有很多方面。我們可以稱物理學家聰明,因為他們擁有的知識。然而,我們也可以對汽車修理工說同樣的話,他可以通過聆聽汽車的引擎來找出汽車的問題所在。當我們對動物進行類似的測試時,事情就變得棘手了。畢竟,智力不僅僅是人類的素質。它也可以形容鸚鵡。

我們必須做的第一件事是為我們所說的智能設定標準。科學家使用三個標准進行邏輯評估:

  • 利用具體經驗形成一般認知
  • 解決問題
  • 從他人那裡了解自己以建立關係

另一個需要理解的概念是,通向智慧的道路不是只有一條。不能因為狗不會開車就讓它變笨。動物學習、進化和適應做它們在生活中為生存所必須做的事情。讓我們想想鸚鵡需要知道什麼。它必須滿足對食物、水和住所的基本需求。超過 350 個物種存在的事實告訴我們,他們已經弄清楚了這些事情。

實驗

科學提供了幾個例子,表明鸚鵡確實很聰明。養鳥人可能會告訴你同樣的事情。籠子上有上鎖的門是有原因的。許多物種可以模仿語言,這為它們的認知能力提供了額外的證據。根據吉尼斯世界紀錄,一隻名叫帕克的虎皮鸚鵡擁有 1728 個單詞的詞彙量。

認知心理學家艾琳·佩珀伯格 (Irene Pepperberg) 和她的同事提供了更令人驚訝的證據,證明非洲灰鸚鵡Griffin 具有鸚鵡的智力。她的團隊使用了一個四杯測試,獎勵隱藏在一個杯下,以探索鳥類的學習和推理能力。他們的結果表明,格里芬在這項任務中的表現甚至比 5 歲的兒童和猿猴還要好!

Pepperberg 還通過她已故的非洲灰鸚鵡Alex展示了更非凡的能力。這只鸚鵡可以數數、說出顏色,甚至可以區分不同的特徵,例如較小與較大。這些能力的總和有力地證明了鸚鵡的智力。接下來我們必須問的問題是實驗室的這些技能產品,以及鳥類大腦結構如何發揮作用?

野外情報

生存並不容易,尤其是當你不在食物鏈的頂端時。也許這就是鸚鵡物種形成鳥群的原因之一。更多的眼睛在尋找食物和捕食者。它還滿足我們衡量智力的第三個標準。還存在提供令人信服證據的其他示例。加入我們的澳大利亞之旅,了解一個驚人的野生例子。

有時候,吃飯並不美好。一隻絕望的動物不得不求助於從垃圾桶裡偷東西。問問任何不得不對付掠奪性浣熊的房主。當然,如果你有相反的拇指,它會有所幫助。但是,如果您是一隻硫磺鳳頭鸚鵡( Cacatua galerita ) ,那麼大的休息時間也可以。

如果你餓了想在垃圾桶裡找吃的,解決問題的技巧就會派上用場。數以百計的目擊者報告證實了鳳頭鸚鵡有能力打開封閉的垃圾桶。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他鳥類也觀察到這種行為並從戰利品中獲利!值得注意的是,鳳頭鸚鵡使用不同的技術,具體取決於它們所在的位置。

鳥類大腦

人類和鳥類的進化關係並不像我們與狗和貓那樣密切。我們最後的共同祖先生活在 6 億年前,與我們其他寵物的9400 萬年不同。儘管如此,研究表明鸚鵡在智力方面與靈長類動物不相上下。這些發現結束了本書的答案。接下來要考慮的是為什麼這是真的。

科學家得出結論,鸚鵡的大腦結構與靈長類動物相似。兩組之間涉及的部分不同。然而,結果是一樣的——更強的認知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同的解剖結構不一定是我們與鳥類的共同祖先的倒退。相反,它指向另一個解決方案。

鳥類和靈長類動物大腦的結構是趨同進化的一個例子。這就是兩種不同的生物針對類似問題進化出類似解決方案的地方。典型的例子是機翼。鳥類、蝙蝠和昆蟲都有它們,但它們並非來自共同的祖先。智力成為幾條進化路徑上的關鍵特徵。我們在不同的旅程中到達了同一個地方。

時間賦予了鸚鵡生存的工具和技能。他們的大腦相對較大,在支持智力的區域塞滿了神經細胞。鳥類是社會性的,會合作解決問題。所有這些都讓鸚鵡變得聰明。

結論

當您了解鸚鵡真正的聰明程度時,它們就是非凡的動物。他們擅長解決問題,並且可以通過觀察來學習。他們的社會結構也給了他們優勢,因為它促進了合作。下次有人稱你為鳥腦時,你可能要感謝他們。你和這群​​鳥類愛因斯坦相處得很好。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