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育對寵物來說是不是很殘忍?關於絕育,你需要了解的都在這裏
給不給自己的寵物做絕育,會涉及到很多問題。比如:
一、什麼是寵物絕育?
二、爲什麼要給它們做絕育?
三、推行絕育,貓狗會滅絕嗎?
四、做絕育有什麼好處?
五、絕育是否有風險?
六、貓咪大概多大做絕育較爲合適?
七、懷孕了是否可以做絕育手術?
這篇文章,我也圍繞以上幾點來一一講清楚。
這些先了解清楚了,再結合自家貓咪的狀況做好打算,纔是每個合格的鏟屎官應該做到的。
那我們開始叭。
首先,要對寵物絕育的內涵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寵物絕育手術,就是利用卵巢摘除術(母)或者睾丸切除術(公)等技術,防止寵物貓狗再繁殖後代的一種外科手術。
最大的原因就是流浪貓狗的泛濫。
流浪貓的泛濫跟人類不無關係。
在農村地區,生活條件慢慢提高,殘羹剩飯隨之增多,流浪貓狗處於一種“餓不死,活不好”的狀態,餓不死,他們就不停繁殖,活不好,因爲流浪的環境不友好。
再加上農村地區的貓咪通常處於散養狀態,貓咪不停繁殖,也給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
而城市裏流浪貓的由來,則是城鎮化的過程中,家家戶戶以前散養的貓咪變成流落街頭的流浪貓。
即便是養在家養的貓咪,由於不停繁殖,數量增多,也被人爲丟棄,變成流浪貓。
我去年撿的那四隻未睜眼的小奶貓,就是流浪貓二代,可能是流浪貓生在別人家裏,而被扔出來,也可能是家養的貓咪生太多了,被人爲拋棄了。
流浪貓狗增多,對人對環境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那能怎麼辦呢?肆意捕殺嗎?
在和平年代,肆意捕殺、血染大地,不是一個文明社會該做的事。
於是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開始興起了絕育,當時恰好戊巴比妥鈉麻醉劑獲得了研發使用,給寵物絕育手術帶來了更多的可行性。
後來,美國人道主義盛行,ASPCA(美國防止動物虐待協會)將這一本來是個人選擇的選擇進一步變成了公民義務。
ASPCA更是帶領全美開始進行免費絕育手術,還有絕育手術補貼作爲吸引項。
隨着流浪貓狗越來越多,ASPCA規定:領養就要絕育。
無論流浪貓狗們歲數多大,協會都要對它們進行一刀切的絕育手術。
可以說,給寵物貓狗進行絕育,是控制流浪貓狗數量的一個最爲人道的方法。
有些人一聽到要給貓咪絕育,覺得如果給所有的貓狗都絕育了,貓貓狗狗會不會滅絕呀?
人類歷史上的確或間接或直接地導致了許多物種滅絕,不過那是建立在無知地濫殺的基礎上的。
有一本書叫做《大滅絕時代》,裏面就講到一兩個世紀以前,有一種長得超像企鵝的鳥,叫大海雀。
一開始這種大海雀數量超級多,被人類發現之後,便被人類捕殺,當晚餐、當誘餌、當燃料,甚至僅僅當成一種娛樂工具——
結果可想而知,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大海雀就完完全全地滅絕了,這纔是人類造的孽。
進入新世紀,我們人類也開始意識到以前肆意捕殺行徑對大自然造成的破壞——我們開始求得與大自然、與其他物種的和諧相處。
當我們認爲一個物種氾濫的時候,我們想出了相對比較人道的,代替捕殺的方法——絕育;
而當一個物種面臨滅絕,我們又會將之保護起來,甚至人工干預其自然繁殖,比如我們的大熊貓。
相對比捕殺,絕育是最爲人道的了,既能讓現有的貓咪安全地過完喵生,同時也控制流浪貓的數量,減少無序繁殖,不讓更多生靈經歷流浪的悲慘。
絕育沒有絕對的對和錯,但在特定的歷史,比如說當今,又是最合適的方法。
絕育的好處貌似被鼓吹得天花亂墜了,以下源自國外 Dr.Laura J.Sanborn的<Long-Term Health Risks and Benefits Associated with Spay / Neuter inDogs>一文(爲數不多的詳細闡述絕育弊端的文章),站在科學角度上審視絕育的好處,才能更加客觀全面地看待寵物絕育這件事。
這裏主要以貓爲例子。
如今也越來越多的寵物主人選擇給自家寵物做絕育了,但是還存在着以下三種沒給貓咪絕育的情況:
▼▼▼
△ 沒人管的流浪貓
我們前面講到到要控制流浪貓的數量,絕育代替捕殺是最爲人道的。
但是很多流浪貓除了民間救助團體偶爾救助之外,並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去管束。
越來越多的人們也會開始關注流浪貓,甚至自發餵養周圍的流浪貓,但餵養後帶來的問題是:越來越多的流浪貓無序繁殖以及如何有效地安置流浪貓的問題。
有人喂,也要有人科學管理,如今也興起社區TNR,捕捉流浪貓、帶去絕育、剪耳放歸。
但是這種方法在中國僅有民間力量推行,要真正推廣開來,依舊任重道遠。
△ 後院販貓
很多不給貓咪絕育的,就是爲了配種販貓,通過不正規的貓舍買到未絕育的品種貓,然後不停進行配種、再販賣。
這種人,我們簡稱貓販子。
如果打算買貓,就要搞清楚一個事實:正規貓舍纔是專門繁育貓咪的地方,他們除了要對品種貓做最基本的基因檢測,防止出現遺傳疾病,還會將繁育出來的健康貓咪,進行絕育了再售賣。
不是我說,現在絕大多數的寵物店——我說的是絕大多數,都算是後院販貓,而非正規貓舍。
而後院販貓及私人繁殖售賣較爲令人不齒的地方在於:
他們不會給品種貓做基因檢測,也就是你所購買的這隻貓咪是否健康是一場賭博,若是不幸運買到不健康的貓咪(所謂的星期貓星期狗),主人和寵物都受罪。
他們也不會給貓咪絕育,造成品種貓咪氾濫,私人不正規繁育增多,隨之增多的是不負責任的養寵人,喜歡則買不喜歡則扔,讓品種貓也加入了流浪貓大軍。
按照我自己飼養品種貓和流浪貓的經驗來講,品種貓一旦加入流浪大軍,存活率幾乎爲零的。
品種貓本就是爲了方便人類飼養而誕生的,是專業做寵物的,對人絲毫沒有戒備,戰鬥力幾乎爲零。
在本就殘酷的流浪環境裏,他們除了賣個萌向路人要喫的,是沒辦法自己尋找食物的。
而因爲對人類毫無戒備,碰到好人了都還好,萬一碰上變態的虐貓者呢?
△ 生一窩再絕育
還有一種不想給貓咪絕育的情況,那就是,讓自家貓咪生一窩,讓貓咪享受一回再絕育。
這種想法無可指摘,但是生了小貓之後呢?
你能確保爲這窩貓寶寶都找到合適的人家嗎?不管是無償送養還是賣出去,如何保證像找領養人一樣嚴格、仔細地審覈新主人呢?
如何確定他們是真的愛貓?是否具備養貓的各項條件?是否能給這些貓寶寶富足的生活?
如何確保它們一輩子不會被遺棄?是否會因主人疏忽而出意外?是否會被當成繁殖工具?
假設答案是確定的,那麼,如何再行確定送養的貓寶寶們長大後不會再生寶寶?如果又生了寶寶,如何保證它們的貓生平安健康呢?
就我自己見過的,讓自家貓生寶寶的,都沒能負責到底。
要麼是不停生,然後母貓營養不夠,寶寶照顧不周夭折了。
要麼是送養沒保障的。
更有甚者,會因爲負擔不了小貓的開支,而直接將小貓丟棄。
現在這個社會環境對人來說,尚且不安全了,對貓咪們更加殘酷。
減少流浪貓數量的重要舉措應當是培養每一個寵物飼主的責任意識。
說完絕育的好處,有的鏟屎官可能會好奇,那麼絕育真的完全對貓咪沒有影響嗎?
也不是的,絕育也有一定的風險。
絕育的風險包括兩個,一個是對貓咪健康的影響,另一個是絕育手術過程的風險。
▼▼▼
△ 絕育對貓咪可能造成的影響:
除此之外,絕育手術畢竟是一次麻醉動刀的過程,這一過程也不能說完全零風險:
△ 絕育手術的風險
第一,性格敏感、膽小的貓咪一帶出門可能會出現應激反應。
第二,絕育手術要進行麻醉,麻醉有風險。
以上就是絕育不好的地方,也許沒有人會告訴你,也許你也能從某些科研文章中略知一二。
那有沒有針對這些壞處所能做的努力呢?答案是肯定的,對此我們建議:
△ 不要過早給貓咪做絕育。(關於絕育的最佳時間詳見後文)
△ 給貓咪控制體重。
△ 讓貓咪們多曬太陽。
總的來說,絕育的壞處是可以規避的,從人和貓的共同利益上講,絕育好處多於壞處,我們依舊提倡給貓咪進行絕育。
有的鏟屎官可能會說,那我不讓自家貓生,但也不想“殘忍“地絕育,可以嗎?
理論上是可以的,如果你能忍受得了貓咪發情時半夜嚎叫、到處噴尿等精力過剩的行爲,且能承擔貓咪可能因爲頻繁發情而帶來的患病風險,那的確是可以的。
現在網絡上的文章、回答等等,包括很多寵物醫療機構,都是建議寵物貓成年之前就儘早絕育,但是,卻沒有真正的科學根據說寵物越早絕育越好。
顯然這些呼聲是有其幕後推手的,爲什麼呢?
因爲給未成年寵物絕育比較好做而已啊!
事實上,給未成年寵物絕育和寵物的長期健康是無法劃上等號的。
甚至多項研究表明一歲前(或者第一次發情前)就對寵物絕育,會對其產生嚴重的影響。
那麼到底給貓咪絕育的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呢?
(以下仍源自國外 Dr.Laura J.Sanborn的<Long-Term Health Risks and Benefits Associated with Spay / Neuter inDogs>一文)
那你就會問,不清楚自家母貓是否懷孕了,如果懷孕了的話,可以做絕育手術嗎?
懷孕貓是可以做絕育手術的,當然,如果害怕胚胎長大了,就要先做引產。
特別是懷孕的流浪貓,爲了它們的健康,更要及時對其實施絕育手術。
懷孕期間做的絕育手術叫做中止妊娠術,即將子宮與卵巢同時取出的方法。
這種手術要視母貓的實際情況進行,有些只取出卵巢,有些是要取出卵巢和部分子宮。
中止妊娠後的術後護理與一般絕育沒什麼不一樣,但要注意的是,懷孕後期的母貓做中止妊娠的,需要服用回奶藥,以免造成乳腺疾病。
最後。
我自己接觸過流浪貓的救助,論愛貓,我倒是真如我微信個人簽名寫的那樣,所有溫柔都給了貓。
也是因爲愛貓,我是第一時間就接受了“絕育”這個說法。
絕育對貓咪來說殘忍嗎?
說實話,對於個體貓來講,挺殘忍的。
任何違背動物自然行爲的事情,都不能說是完全正確的,這也是爲什麼關於是否要給寵物絕育的問題一直爭論不休。
但是,對於貓咪整個族羣來講,對於人貓和諧共處而言,絕育又可以說是十分正確的。